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扩大养殖水产销中 渔民:效益待观察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0日报导】农渔产销中优惠措施基层回应系列一(中央社记者卞金峰基隆市二十日电)对于中国在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包括扩大台湾捕捞和养殖水产品在中国销售等十五项优惠措施,基隆大多渔民表示实质效益“还有待观察”,认为对近海渔业帮助不大,倒是放行具体的品种应该要再扩大,基隆渔会认为此事涉政策问题,政府不应轻忽。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在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十五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其中,为扩大台湾捕捞和养殖的水产品在中国销售,对台湾部分鲜、冷、冻水产品实行零关税优惠措施和检验检疫便利,在台湾籍渔船打捞的部分远洋、近海水产品和在台湾地区养殖的部分水产品进口,实行零关税措施,具体品种为鲳鱼、鲭鱼、带鱼、比目鱼、鲱鱼、鲈鱼、虾和贻贝等八种。

对于中国释放的利多,大多数基隆渔民并未强烈感受到实质利益,一名刚捕鱼返港的陈姓渔民指出,现在海上渔源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已经有枯竭征兆,捕捞不容易,加上还有渔权纠纷,以及中国渔船越界捕鱼的威胁,他们并不乐观看待此一零关税的优惠措施。

从事近海渔业的林姓渔民说,此政策是“聊胜于无”,毕竟是往好的方向迈出一大步,不过,他也说,这种政策,对于部分的远洋渔业及养殖业有助益,但对于近海渔业帮助不大,原因是近海捕捞的数量不大,加上在台湾的单价高,再转销中国,应该没有太多的利润。

基隆区渔会理事长游日兴则表示,基隆渔业有些滞销的鱼种,若能依此零关税管道输往中国,应该是不错的方案,例如秋刀鱼等,但他也说,其实,详细的利多还是要靠日后双方的政策订定,在多方协调后才能看出来。
他举列指出,基隆现在远洋的渔船比较少,因此,所谓的零关税方案,对于基隆的帮助还要再观察,不过,他研判,此优惠措施对于养殖渔业比较有帮助,至于近海渔业,他认为帮助就不大,原因是近海渔业送回台湾内销“吃都吃不够了!那还能销到大陆去!”。

对于台湾渔船自捕水产品输往福建,参照中国自捕渔船作法,凭公海自捕渔许可证、贸易合同、发票等资料向检验检疫部门报检,不再要求提供台湾主管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等措施。

游日兴则表示,如果政府同意,中国方面是否会要求以相同的对等方式来将渔业输入台湾,这还涉及我国的水产检疫安全等政策,事情似乎有些复杂,为此,他强调,政府是否应该要考量直接宣布三通,甚至是先为全面三通做规划准备。

游日兴还说,这是有另外的一个考量点,就是此一政策推行,是否表示未来渔民在海上捕捞后,渔民可以不再回台湾销售,而直接销往中国大陆,如此一来,则是否会造成销中及销台的不均衡状况,此点因涉及国家层面的政策问题,政府是不能轻忽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