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胡元辉主张建构公民新闻写作典范 提升媒体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二十日电)公共电视总经理胡元辉今天主张建构“公民新闻”的写作典范,促使商业媒体导入良性竞争,发挥媒体公民服务功能。中央通讯社社长刘志聪也指出,媒体肩负文化传播的责任,国人语文程度降低,写作能力变差,媒体不能置身事外。

有感于新闻写作训练不符当前广电及新兴媒体需求,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学系在志清大楼举办一天的“广电暨新兴媒体写作的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由文化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沈慧声、大传系主任王毓莉主持,邀请传播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就广电新闻写作的反思、用语的精准度、广电新闻与评论写作等对话。

刘志聪在开幕致词时表示,年轻一代语文降低,意谓着将来媒体所进用的新血,也可能有语文程度不足的问题,媒体必须因应;而媒体肩负文化传播的责任,国人语文程度降低,写作能力变差,媒体不能置身事外。

除了用字遣辞的基本功外,刘志聪建议,记者要透过广泛阅读,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国际局势、文化思潮、法律概念、外语等,累积不同领域的知识,写作才不会流于空泛。更重要的是,好的新闻写作必须谨守专业规范或专业准则,因为写作技巧只是骨架,必须同时具备专业知识,遵守专业规范,才能写出有血有肉,具有水准的好文章。

胡元辉将台湾广电媒体新闻写作区分为“教化新闻”和“(假)商品新闻”两个阶段,分界点在于一九九零年代有线电视的兴起。

他指出,当今台湾电视媒体在新闻写作中出现的感官化、冲突化、娱乐化、耸动化、行销化等特征,并非一般媒体生态发展较为成熟国家所展现的“商品新闻”模式,反而是更不受专业伦理约束的“假商品新闻”。

为避免“假商品新闻”写作模式,继续腐蚀台湾广电生态,胡元辉主张建构公民新闻的写作典范,以知识、多元、共识、社区、公民为取向,而非琐碎的事实、偏狭的两极、片面的冲突取向,也非优越的精英取向,使商业媒体导入良性竞争轨道,从而发挥媒体公民社会所应担负的公共服务功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