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残父兼母职 教出硕士儿女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孟庆慈/台南报导〕罹患小儿麻痹的萧正山,妻子不愿共苦,留下一对儿女独自离去;他不怨天尤人,凭着裁缝手艺,父兼母职养活一家三口,孩子也争气,拿到硕士学位,人生苦尽甘来,今年获模范父亲荣誉。

56岁的萧正山在5岁时,罹患小儿麻痹双腿不良于行,父母亲担心他日后谋生困难,国小毕业就送他去学裁缝,希望他拥有一技之长。婚后,他与妻子育有一对儿女,原以为日子虽清苦,但应可拥有平凡的幸福,不料,妻子不满困顿的家境,坚持离婚;行动不便的大男人又要照顾2岁、4岁的孩子,虽然遭逢人生打击,但务实的萧正山认为与其悲伤、怨天尤人,不如打起精神,做好该做的事。

他每天勤奋工作,为了多些收入,白天受雇于服装店,晚上在家接件,1天当2天用,所幸父母亲伸援手,让他有喘息的时间,但在双亲相继逝世、孩子陆续上小学后,考验才真正开始。

为了照顾孩子,萧正山辞去工作,在家接件,随着成衣业发达,订做衣服的人愈来愈少,修改衣服的润又不多,生活更加辛苦,不得已只好申请为低收入户。

生活虽清苦,2名孩子早已感受到父亲的辛劳与伟大,自动自发念书、主动打工,如今2人都拥有硕士学位。萧正山说,自己事业无成,没钱让孩子有优渥的生活,孩子体谅父亲不学坏,一路念到硕士,他已无遗憾。

四健会巧妇 持家教书都行

〔记者刘婉君/下营报导〕台南县下营乡农会四健会义务指导曾素珍,荣获今年“四健会杰出奖章”杰出义指,因加入四健会而与丈夫结识,共组四健家庭,用心带领农村子弟学习生活知能,引导他们不只会读书,更成为生活高手,即使在丈夫因车祸成为植物人之后,忙于工作、家庭、照顾丈夫的曾素珍依然不放弃参与四健会。

中华民国四健协会颁发的“四健会杰出奖章”,今年在全国各四健会中选出10名杰出义务指导,下营乡农会的义指曾素珍名列第4,她从民国78年念国中开始,就加入四健会,满24岁以后,更成为四健会义指,她最大的目标就是教导成员学会关怀、分享、容忍与回馈,当个生活高手。

曾素珍表示,她从小就鸡婆、爱与人分享,对手工艺兴趣浓厚,加入四健会正好让她有机会分享心得,也因此认识丈夫,组成四健家庭,3名子女也都是四健会员。她说,四健会改变她的人生,她与四健会的感情有如血水交融,因此在丈夫成为植物人后,依旧不愿离开四健会。

曾素珍本身在幼稚园任教,为了回馈农村,从有规模的私立幼稚园调回下营乡立托儿所,在带领四健会员时,常规划主题式的教学内容,引导学员体验农民辛劳、学会洗米煮饭等。

8年前,曾素珍的丈夫在上班的途中因车祸成为植物人,曾素珍必须照顾丈夫、年幼的子女、到托儿所上班,甚至有1段时间去进修、参加升等考试,每天忙得像不停打转的陀螺,却仍不放弃四健会的工作。前4年,上班或参加活动时就请74岁的妈妈帮忙照顾丈夫,自己带着3名子女一起参加四健会,后因考量妈妈年事已高,才将丈夫送到复健中心接受专业照护,但她每周仍有3天会亲自到复健中心照顾丈夫。曾素珍说︰“凡事没有能不能,只有要不要”,只要自己想做,就能找得出时间,她担任四健会义指,不想任何回馈,只想和农村子弟分享自己的经验。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