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殘父兼母職 教出碩士兒女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罹患小兒麻痺的蕭正山,妻子不願共苦,留下一對兒女獨自離去;他不怨天尤人,憑著裁縫手藝,父兼母職養活一家三口,孩子也爭氣,拿到碩士學位,人生苦盡甘來,今年獲模範父親榮譽。

56歲的蕭正山在5歲時,罹患小兒麻痺雙腿不良於行,父母親擔心他日後謀生困難,國小畢業就送他去學裁縫,希望他擁有一技之長。婚後,他與妻子育有一對兒女,原以為日子雖清苦,但應可擁有平凡的幸福,不料,妻子不滿困頓的家境,堅持離婚;行動不便的大男人又要照顧2歲、4歲的孩子,雖然遭逢人生打擊,但務實的蕭正山認為與其悲傷、怨天尤人,不如打起精神,做好該做的事。

他每天勤奮工作,為了多些收入,白天受僱於服裝店,晚上在家接件,1天當2天用,所幸父母親伸援手,讓他有喘息的時間,但在雙親相繼逝世、孩子陸續上小學後,考驗才真正開始。

為了照顧孩子,蕭正山辭去工作,在家接件,隨著成衣業發達,訂做衣服的人愈來愈少,修改衣服的潤又不多,生活更加辛苦,不得已只好申請為低收入戶。

生活雖清苦,2名孩子早已感受到父親的辛勞與偉大,自動自發念書、主動打工,如今2人都擁有碩士學位。蕭正山說,自己事業無成,沒錢讓孩子有優渥的生活,孩子體諒父親不學壞,一路念到碩士,他已無遺憾。

四健會巧婦 持家教書都行

〔記者劉婉君/下營報導〕台南縣下營鄉農會四健會義務指導曾素珍,榮獲今年「四健會傑出獎章」傑出義指,因加入四健會而與丈夫結識,共組四健家庭,用心帶領農村子弟學習生活知能,引導他們不只會讀書,更成為生活高手,即使在丈夫因車禍成為植物人之後,忙於工作、家庭、照顧丈夫的曾素珍依然不放棄參與四健會。

中華民國四健協會頒發的「四健會傑出獎章」,今年在全國各四健會中選出10名傑出義務指導,下營鄉農會的義指曾素珍名列第4,她從民國78年唸國中開始,就加入四健會,滿24歲以後,更成為四健會義指,她最大的目標就是教導成員學會關懷、分享、容忍與回饋,當個生活高手。

曾素珍表示,她從小就雞婆、愛與人分享,對手工藝興趣濃厚,加入四健會正好讓她有機會分享心得,也因此認識丈夫,組成四健家庭,3名子女也都是四健會員。她說,四健會改變她的人生,她與四健會的感情有如血水交融,因此在丈夫成為植物人後,依舊不願離開四健會。

曾素珍本身在幼稚園任教,為了回饋農村,從有規模的私立幼稚園調回下營鄉立托兒所,在帶領四健會員時,常規劃主題式的教學內容,引導學員體驗農民辛勞、學會洗米煮飯等。

8年前,曾素珍的丈夫在上班的途中因車禍成為植物人,曾素珍必須照顧丈夫、年幼的子女、到托兒所上班,甚至有1段時間去進修、參加升等考試,每天忙得像不停打轉的陀螺,卻仍不放棄四健會的工作。前4年,上班或參加活動時就請74歲的媽媽幫忙照顧丈夫,自己帶著3名子女一起參加四健會,後因考量媽媽年事已高,才將丈夫送到復健中心接受專業照護,但她每週仍有3天會親自到復健中心照顧丈夫。曾素珍說︰「凡事沒有能不能,只有要不要」,只要自己想做,就能找得出時間,她擔任四健會義指,不想任何回饋,只想和農村子弟分享自己的經驗。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