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精神病”

蔡淑梅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7月20日讯】天水围集体自杀案三名女死者都有“精神病”记录,而且病龄不浅,其中三十一岁女死者,更于十五岁时便开始发病,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她曾在日记中写下很多个人感想和院中点滴,看来文笔流畅,思路清晰,看不出有任何精神错乱的迹象,为什么她年纪轻轻便被断定患上“精神病”呢?

此宗惨剧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她们如此年轻,日子怎过?小女子同病相怜,互相扶持,本属好事,奈何始终无法摆脱世俗的无情,又乏突破自我的能力。最后,她们被迫接受失常人的身份,更自觉为世不容,生无可恋,且非死不可!

究竟“精神病”从何而来?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呢?我不是精神病专科医生,但我接触过不少自以为有精神病、或已被定性为精神病患的病人,当中,大部分更是年轻的女性。她们的共通点是缺乏自信,疑神疑鬼,无法集中精神,诸多不适,却又找不出具体病因。别人不能理解,她们却有苦自己知。

任何毛病都有因由,表面看不出来的病,特别困扰病人,假如沟通不来,病人就更加可怜。“精神病”是一个最常被误诊和滥用的名词,自从“情绪病”和“抑郁症”等貌似温和的病名被推出市场后,人们就开始审视自我,怀疑自己有否患上精神病!

精神科医生和心理专家用心良苦,向市民详细解释“情绪病”的病征和治疗方法,强调有病就要吃药,吃药便有救。于是,人类的精神救星不再是神明,而是精神科药物!我不敢批评专家们用药的权威,但我实在见得太多愈食愈傻的例子!药龄愈久,愈不能回头,病人的思想全由药物控制,还有什么精神?什么思想?

行医愈久,愈觉无奈。一个人有病,必定身心俱损,身病易愈,心病却难医。要教病人重拾健康,不能单靠药物,药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每有新药物面世,医护界便如获至宝,以为人类又能克服某种绝症了。其实,五花八门的药物,不过是商人的伎俩,跟时装潮流没有什么分别。要是药物不推陈出新,药厂便无以为继。

精神病当然不是什么新兴的病症,人类有脑袋、有思想,就自然会出毛病。思想是所有觉识当中最难驾驶,亦最自由不羁的。到了今天,我们也只用了整个脑袋的一小部分而已,还有很大的潜能未被开发。若果只以所谓专家有限的学识,去为所有人的思想定义:哪种想法对,哪种想法不能接受,这是正常,那是失常等,我们岂不有如活在思想禁制的牢笼,永不超生?

当然,只要你的行为和表面态度正确,没有侵犯他人,别人根本无法窥探你的脑袋。但那些信心薄弱,对自己怀疑的可怜人,就如一丝不挂地站于人前,那种恐惧与无助,就会令她们更加相信自己有病,非吃药不可。从此,药物操控了他的思维,暂时压抑内心的不安,表面上可以做回一个“正常人”,但内里却是更加空洞!这样子,生还有什么意义?

愈富裕的社会,愈多精神病患。忙碌紧张的生活,令人无法静下来思考,自我竟识模糊,一旦情绪失控、心情抑郁等等负面思潮来袭,便足以令人全面崩溃。政府的精神健康宣传,团体的支援活动,能拯救这些脆弱的心灵吗?花巧的说话,动听的虚言,到底触不及个人内心的深处。心病还须心药医,除了极严重的精神失控现象需要药物帮助,任何精神科药物,都是少吃为妙。

“精神病”最大的危害,并不是别人的眼光,而是自我的毁灭,你认为自己有精神病,就等于承认自己失常,这种对自我的否定,与自杀无疑。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信,还可以相信谁?没有自信,什么事也做不成,人生又怎会快乐?所以说“精神病”杀人于无形,一点不错!@

2006/7/10

( My blog: http://hk.myblog.yahoo.com/dr_choisukmui/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访民刘新娟逃离精神病院 儿子遭警扣留
许美静消失五年 以另种方式再度“复出”娱乐圈
梁劲晖上诉案遭驳回 精神病患要服刑
梁劲晖被判刑两年半 二审维持原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