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化传承 传统猎人:禁用枪支狩猎及订公约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30日报导】原住民狩猎文化与动物解放的第三条路(六)(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三十日电)原住民狩猎文化和动物解放之间是否有平衡点?布农族传统猎人吉呀努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当猎人,真正的猎人是不用猎枪,而是利用传统的陷阱和猎狗,因此狩猎的动物有限,并不会造成生态上的影响。

曾有媒体大篇幅报导原住民寻根之旅恐成动物屠杀漏洞的事件,而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已召开的“台湾原住民族基于传统文化、祭仪猎捕野生动物管理办法”草案讨论会,拟将狩猎管理审查权下放乡(镇、市、区)公所及部落会议,使地方资源永续利用工作朝“权责相符”迈进,因而让原住民狩猎文化与动物解放是否有另一条路可行,颇受原住民关心。

今年五十六岁的吉呀努是住在台东县延平乡的布农族猎人,也是少数的专业猎人,他只凭着猎狗和一把刀狩猎,狩猎的动物是山猪,至今猎得山猪已经将近两百头。

原住民的狩猎文化和动物解放的第三条在哪里?吉呀努认为,第一,应禁止使用猎枪;第二,禁止使用现代兽夹;第三,订定狩猎的共同公约。

吉呀努表示,事实上,打猎并不是想像中的容易,五十年前他居住的部落,仅有四位专业猎人,他们打猎是带着猎狗,且只能猎山猪。

他指出,至于山羌、水鹿等动物根本无法狩猎。山羌是乱钻,猎狗无法围捕,而水鹿活动的海拔太高,猎狗无法在高海拔狩猎。因此,猎狗只能狩猎跑直线的山猪。

然而,吉呀努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不断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趋势下,现在只要手中握有一把猎枪,每个人都是猎人,一进入山区,小至飞鼠、大至水鹿,只要被猎枪锁定就无法逃脱,一个晚上想猎多少动物,或是想猎哪种动物都不成问题。

另外,吉呀努表示,现在有许多人喜欢放兽夹,一个人一次放十几个兽夹,如果二、三十人放兽夹,整个山头就有上百个兽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分每秒就有陷阱等着动物,动物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

吉呀努表示,用猎狗猎山猪,并不是每次都有斩获,有时候上山好几趟才猎得到山猪,一次也只能猎一头;其次,如果山猪逃往其他领域,也就逃过狩猎的命运,得以喘息。

也因此,吉呀努希望原住民恢复传统的狩猎方法,只利用猎狗狩猎,一方面对身体健康有益,一方面可延续传统文化。

事实上,原住民狩猎不只是文化,更是一种生活,如何将文化或生活在历史的演进中,永续生存与人道发展,是一重要课题,而原住民狩猎文化与动物解放的问题,不应只是原住民该关心的议题,它同样也牵动着汉民族的文化与生活。

基于人类无法停止对大自然依赖的前提下,或许诚如吉呀努所建议,为尊重大自然运行法则、原住民及汉民族和平相处,大家也应该订定共同公约,例如打猎的季节、打猎的方法,以及划定部落的狩猎范围等,这样才是狩猎和动物解放的最好平衡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