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北县府编一千四百万 打造公共艺术生活化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十四电)您周遭的公共艺术只是冷冰冰的艺术展示?你曾经与它互动吗?台北县政府明年将编列一千四百万元,打造县府与周遭的公共艺术空间。从规划内容、艺术创作过程以及日后的互动,都将强调与民众的互动。希望由艺术家与民众,共同打造出蕴含在地生命力与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

国外许多大城市因设置公共艺术而闻名,甚至成为国际旅游、观光景点以及人文精神的新地标。台北县的姐妹县洛杉矶县音乐厅前的两座公共艺术,矗立在喷泉中,令前往参访招商的县长周锡玮与团员印象深刻。

文化局长朱惠良以美国芝加哥和波士顿、德国汉堡、日本东京等文明都会为例说,科技发达的城市,高大、冰冷的钢筋水泥群中,公共艺术可以软化、舒缓、温暖原本紧张、拥挤的空间,也营造出一个民众与艺术相遇的自然情境。

不过,台北县的公共艺术许多都缺乏与民众的互动,失去“公共”的原意。甚至于公家单位自己都不重视,还有错误的示范。依据台北县公共艺术设置总体检报告,其中,县政府大楼与县民广场,原应设二十四件公共艺术品,却只设三件。

甚至包括台北县府税捐处设置的雕刻大师朱铭作品“太极”,也遭隔离避免民众碰触,形成错误示范;经过文化局公文要求改善,税捐处才取下这些背离公共艺术原意、破坏作品美观的红色栏杆。

即使是县府自己设置的公共艺术也不理想。朱惠良举例,县民广场前设置的“凤凰日晷”公共艺术,以现代造型诠释东方文化的四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的图腾。但作品位于公园角落,不利于远距离观察,也缺乏与民众互动。

朱惠良今天特地在“凤凰日晷”前举行记者会指出,公共艺术就是可以触摸、攀爬、或亲近、互动,甚至创作过程是民众一起参与的。公共艺术具有“与环境结合”和“强调民众参与”两项特质。

实际上,县府因经费因素,就有许多应该设置的公共艺术地点,仍没有设置公共艺术品。以县府十八楼的县政会议办公室为例,原规划地点目前以一幅观音山的空照图代替,已经在当地出入开会半年的朱惠良,今天也搞不清楚那是观音山,还以为是“莺歌石”。

文化局发现,县府公共艺术设置案并未执行完毕全部应设置二十四件作品的县府大楼与县民广场,因为经费关系只设置三件。朱惠良认为,县府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困窘的财政下,将于明年编列一千四百万元经费,推动公共艺术。

不过,朱惠良强调,这次的公共艺术方案没有任何预设立场,但一定强调公共性。除了艺术家、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的沟通,更强调与民众沟通。她说,如果没有充分与当地民众沟通,就缺乏“艺术走入公共空间”的本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