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台湾媒体报导两岸新闻两样情

媒体对中共政权的附和超过对本国政府的批判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杨加/台北报导)广电基金14日举办台湾媒体对报导两岸新闻的立场与心态座谈会,会中并以媒体对雪隧与青藏铁路的报导统计进行分析讨论。有学者表示,对中共政权的附和似乎远超过对本国政府的批判。也有学者认为,政府新闻发布未能做好,应该检讨。

广电基金于14日召开“媒体心中的祖国-以雪山隧道与青藏铁路报导为例”座谈会,邀请当代杂志总编辑金恒炜、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所助理研究员徐永明、文化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庄伯仲、台湾角社社长钟年晃等人进行与谈。

广电执行长林育卉公布从2006年6月13日到19日广电观察的6家电子媒体,7家平面媒体,对雪山隧道(306则),青藏铁路(168则)新闻报导的则数。与正反面报导的比例;正面(雪隧20%:青藏:51%),负面(雪隧47%:青藏:10%)。

金恒炜认为,媒体在报导雪山隧道可能是个政府的批判者;报导青藏铁路则成了一个附和者,成了一个宣传的工具。

他说,青藏铁路可以让中共的军队长驱直入西藏,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从社会层面,西藏人怕被汉化,这些都没有被报导出来,只有单独的一个声音青康藏高原是个人间仙境。

徐永明很困惑的是,媒体的心中是怎么去看台北的政府与北京的政府呢?媒体当然是监督政府的,可是不能监督这个政府的时候又去对另一个政府拍马屁。台湾第14次加入联合国失败,也只有一两家电子媒体报导。

徐永明表示,台湾媒体并没有因为多多报导了青藏而建立了世界观,因为他们播出的资料带不一定是自己去拍的,是中共的宣传单位提供的。他从个人角度觉得,台湾政府太懒惰了,为什么不多提供一点雪隧漂亮的资讯,台湾政府并没有把雪隧当作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来看,而中共则把青藏当作对台的重要宣传。

钟年晃指出,台湾媒体对青藏的报导就是擦脂抹粉,青藏的缺点与引起的争议外电有非常多的报导。举例说,工程记录上青藏它有动土层下陷的问题,路面会越来越低,其实是会造成危险的,媒体没有告知阅听者的权利。

他进一步说,任何一个极权统治的国家,它的重大交通工程上,都带有军事上的目的,中共不可能纯粹只是为了造福西南地区。从北京、西北各省,甚至从东南沿海的军队都可以大军开拔进西藏;报导里也看不到西藏人的说法,他们真的希望这条铁路开通吗?即便台湾媒体采访不到,也可以翻译外电的报导。

庄伯仲则持另一种看法,他同意台湾媒体对这两个新闻处理的偏差,可是他说,雪隧是“先天不良后天失调”因为官方公布通车7次,新闻性被破坏掉了。

他认为,与其检讨媒体表现不佳,倒不如说交通部的新闻发布不及格,这次雪隧道的通车典礼,跟之前的重大工程的启用好像没什么进步,与其抱怨台湾媒体烂新闻发布单位更要做好才对,才能让媒体把你想要的表达出来。

至于台湾闯关联合国再度失败的新闻,庄伯仲直批,总统府的新闻幕僚或外交部的新闻发布应该也要负责任,不是天真的认为,只要把采访通知发出去,自然就会有蜂拥而至的媒体报导。

专家:政治力诱因与编辑控制台湾媒体

广电基金14日举办的台湾媒体处理两岸新闻的座谈会,深入分析台湾媒体对于报导两岸新闻出现的价值混淆。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所助理研究员徐永明认为,台湾媒体对两岸报导严重失衡,是“政治力提供诱因”,因为媒体想到中国大陆落地,所以处理新闻处处受限中共官方。

徐永明分析,媒体容易受政治力的影响,政治力提供诱因,台湾媒体在报导新闻的时候,受到很多诱因的影响,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想要在中国大陆落地。所以在处理新闻时受到中共官方影响很大。他希望媒体还是能证实自己的专业与严谨的价值。

当代杂志总编辑金恒炜强调,记者虽然是第一线 但是都得经过编辑台,编辑台能够指挥记者要什么新闻,所以编辑怎么取舍才是重要。

台湾角社社长钟年晃认同金恒炜的看法,他认为90%的记者没有很强烈的意识型态,大多数处理新闻是秉持专业的,大多数的问题是出在编辑台。

他以自己在联合报工作跑总统府的经验举例,当总统做了一件事情不符合报社立场的时候,编辑会要求记者写个“特稿”骂一下;当记者觉得总统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写个特稿称赞总统一下,但是第二天记者会在某个垃圾桶,发现自己的稿子。

钟年晃还说,现在很多人怀疑台湾的媒体有很多中资介入,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外资去控制他们的媒体。他强调,这个无涉民主,这是国家安全的问题,政府要负很大的责任是,为什么在不同的法令里有不同的规范?有线电视法跟广播电视法跟公司法的规定完全不一样,“政府应该好好检讨不应该抱着,宁可要新闻自由不要国家安全的态度”。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