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学系所评鉴 2次不过就停招

就业率竟列评鉴标准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申慧媛、黄以敬/台北报导〕台湾首次大学系所评鉴将于十月正式展开,大学若一次评鉴不通过,就须减招,两次评鉴不通过,即必须停招停办!

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昨天宣布,过去大学评鉴多以整体校务为主,受台湾教育部委托进行的第一次全国大学校院系所评鉴,预计五年内完成全国七十八所一般大学(不含技职校院)的第一轮评鉴。不过首次纳入评鉴范围的“毕业生表现”,学校必须提供过去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升学率,引起争议。

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十月将展开第一波实地访视评鉴,先以教育大学、体育大学和艺术大学等十七所大学为对象,总计评鉴系所高达三百六十一个,是历次大学评鉴动员规模最大,最快明年五月就可公布评鉴结果。

评鉴中心董事长刘维琪指出,评鉴项目将包括“目标、特色与自我改善”、“课程设计及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学生事务”、“研究与专业表现”,以及首次纳入评鉴范围的“毕业生表现”,藉以促使各大学能确实关心学生出路、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

评鉴中心执行长吴清山表示,评鉴结果将分为“通过”、“待观察”和“未通过”,得分七十分以上的通过学校,五年不必再受评,六十分至六十九分学校,列待观察名单,校系次年招生不能增加名额;得分低于六十分学校,次年减招,第二年若仍未通过评鉴,即由教育部要求停招甚或停办。

艺术系怎么评?徒惹争议

此次评鉴也将首开先例,评鉴委员名单将先提供给各系所表示意见,确保所有评鉴委员能“利益回避”,也避免引发“外行评内行”的争议。

不过大学毕业生表现列入指标却引发大学疑虑,因为艺术、体育等特殊领域的系所,可能因为学生就业发展需要较长时间而处于评鉴弱势。

台教部:避免与社会脱节

台湾教育部高教司司长陈德华表示,各项评鉴指标都会针对系所领域特色有所区分,不会是跨领域的“绝对性比较”,系所评鉴纳入毕业生表现,主要是希望促使大学能重视学生出路,所占分数比例不会太高;教育部也已委托专业单位,另外针对各大学的学生就业实际状况进行全面性普查,避免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

——————————————————————————–

标准不客观 校长纷反弹

〔自由时报记者申慧媛/台北报导〕大学评鉴结果列为学校停招停办的退场依据,不少大学校长都反对,国立海洋大学校长李国添认为,评比指标有许多都是非客观条件,例如大学声望或学术研究等,建议教育部应谨慎使用结果,要实施大学停招停办的退场机制,应该再检讨。

致远管理学院校长朱文雄也认为,大学评鉴的目的在激励提升办学品质,但有些事情并不是学校改善就能解决,例如国内餐饮、观光领域有博士学位的师资不足,且杰出的师资不一定愿意到新大学任教等,若单凭两次评鉴不通过,就要被退场,对新设学校太不公平。

另外,他们对评鉴指标中将毕业生就业辅导列入评比,认为不公平,例如有些艺术或电影科系,未必短期内就能有好成就,更有学校以“大器晚成”的电影导演李安为例,短期就业率纳入评鉴未必公平。

校长:出国就业怎么算

李国添进一步指出,理论与实际常有落差,尽管大学评鉴指标立意佳,但以海大为例,很多毕业生到世界各地去就业,没有在国内,评鉴过程中能否精确调查资料,令人忧心,若因评鉴资讯不足或不精确,校系因此评鉴结果不理想,就要被退场,也不合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