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内忧外患 民进党走在十字路口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瑞弘台北二十八日电)六年前民进党完成政党轮替,当时没有人会想到,六年后的创党二十周年党庆,却笼罩在倒扁阴影中;执政之后,民进党面临着世俗化、路线的摇摆、政党恶斗、内部歧异等内忧外患,此刻的民进党成年了,但也面临更多考验,犹如走在十字路口,思考何去何从。

二十岁对一个人来说,算是从小孩子正式迈向成年,成年礼应该是欢欢喜喜。此刻的民进党,虽然是执政党,但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在二十周年党庆活动上一句“现在是民进党气势最低迷的时候”,道尽参加这场党庆的创党元老和党内要角笑脸后的忧心忡忡。

去年三合一选举前,爆发高雄捷运案,民进党在三合一选举大败不说,“见底不是底”,持续的弊案指控,让民进党被深深卷进暴风圈中,迄今无法脱身,民调直直落,创下创党以来最低点。

民进党在短短的十几年,迅速赢得人民支持,进而完成政党轮替,清廉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清廉的核心价值被质疑,对民进党支持者来说,犹如被重重的打了一拳,一位民进党地方人士说,“过去骂国民党歪哥,但现在换被别人骂,毫无还口能力”。

在野时期民进党和社运团体合作密切,但执政之后,二次金改等政策,让民进党被质疑向财团靠拢,很多社运团体对民进党不能谅解。一位和社团打交道的党工就说,“现在去跑社团,都先被骂一顿,赔笑脸之后才能切入正题”。

这些民进党赖以发展的坚固基石,如今却和民进党渐行渐远,让民进党推动许多政策,难以获得和在野时期相同的支持。中研院社科所助理研究员徐永明分析,民进党执政后,逐渐世俗化,削弱推动议题的强度。

社会支持基础弱化,加上政党恶斗严重,让政策更为难行,难怪民进党内经常不平地说,民进党其实有政绩,却被淹没在恶斗的口水之下,“有成就而没成就感”。

民进党副秘书长蔡煌琅坦承,二零零四年后总统大选后,政党之间的恶斗,如同“殊死战”,对立加剧,让民进党几乎难以伸展手脚。

施政的难行也体现在两岸互动上,民进党执政后,总统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上的“四不一没有”,让许多对两岸互动正常化的人寄于厚望,无奈迄今六年,面对中国相应不理,两岸并无大幅进展。

政策操作的另一个面向就是路线问题,民进党的核心价值是本土意识,党内基本教义派更是直接主张台湾独立,陈总统二零零零年就任之后的“四不一没有”,有意以此暂缓统独之争,但六年来成效不彰。

路线的摇摆,在徐永明看来,是二零零四年陈总统连任后出现的“政治继承”问题,导致民进党内部的政治歧异;一位不愿具名的党内干部也认为,现在党内势力相互倾轧,很多事情动不动就是动机论、阴谋论,路线摇摆是小事,党内不团结才是大问题。

这样的困境,反映在党内青壮派提议希望提早举行总统选举党内初选,希望及早产生共主,全党团结在一致的方向,延续二零零八的执政权。

不过,民进党的问题不只是产生共主即可解决,正如同一支战绩节节败退的球队,不是只买一个明星球员,就可以吸引观众进场,而是要靠教练和所有队员的努力,找回赢的策略;同样的,民进党要整队出发,必须重新找回让民众支持的核心价值,做得好不好,选票将会给民进党一个答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