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埔事件百年遗骸出土

人气: 15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嘉光新竹县三十日电)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武装抗日事件“北埔事件”今年第一百年,传说是事件受难者埋骨之地的北埔乡外坪村“深坜刑场”,九月二十八日首度开挖下,挖出十余具经过焚烧、头盖骨钉有铁钉、臂骨劈痕历历的遗骸。北埔事件起义人士真正埋骨之处何在,百年悬案可能就此澄清。

“北埔事件”是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武装抗日事件,但事件现场除了纪念受难的日籍儿童“五指碑”,并没有北埔起义人士的纪念碑,他们真正的埋骨之处何在,虽然有前内丰国小校长杨镜汀所写的“内丰浩劫–北埔事件秘闻”勤加考证,但外坪村“深坜刑场”是不是历史现场?也有部分文化界人士质疑。

事件领导人蔡清琳外曾孙吕芳华与台北刘(淑銮)老师工作室等民间人士经过两年超度事件亡魂,希望挖掘出受难者的遗骸以确定历史现场,好为受难者立碑,赋予事件崭新的意义。

北埔事件百年遗骸出土(二)//中央社

经过向新竹县长郑永金陈情,并与文化局、民政局、北埔乡公所等单位协调开会,月前,主张“深坜刑场”就是历史现场的人士,由北埔乡外平村杨文国村长以“整地”名义向新竹县政府申请挖掘。县府核准的日期是从九月二十五日到十月十三日,但前日早上八时许开始挖掘,到中午之前,就挖到第一具尸骸,迄昨晚为止,共挖掘到十余具尸骸。

现场挖掘到的尸骸,上面都被大石块压住,尸骸上下的土地从断面观察,并呈现一层暗红、一层焦黑的色差,而形成黑色木炭层、白色骨骸层、红色泥土层的“三色土层”,疑似土质曾遭受血水渗透并经过焚烧。

仔细观察遗骸本身,还发现手臂骨轮上布有遭受锐器劈砍过的痕迹,或者是遭到砍断的臂骨。部分头盖骨上有直型铁钉,似可说明当初这些尸骸的主人曾遭到外力以铁钉敲击头部。现场同时发现一些钩型铁钉、连体钢丝、酒瓶等物。

现场的捡骨师分析,部分尸骸碎骨经过长年积压掩埋,已呈现腐化、土质化或砂粒状态。这些碎骨的形成,极可能与残留在遗骨上的劈痕有关。

现场出现的证据与文献记载及当地长辈传说,北埔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报复参与事件嫌疑犯,叫犯人先挖一个大洞后,将犯人蒙上黑布,命令站在洞边,行刑者一刀砍下,不管有死没死一律踹到洞里,放入薪柴、淋上汽油、放火烧,并覆盖泥土及石头,两者趋于一致。

现场除了蔡清琳的外曾孙吕芳荣、吕芳华兄弟,还有林金祥的侄孙林文生姊弟以及陈阿捷的后裔陈阿龙。

负责挖掘工作的刘老师工作室和吕芳华等人已经将所有挖掘过程摄录下来,将择日召开记者会正式对外公布。

新竹县政府包括文化局、民政局等单位正积极准备在明年推出“北埔事件一百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这批遗骸的出土,可能使目前进行中的“北埔事件立碑运动”获得有力的依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