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热点互动】台湾力霸案的背后(一)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1月23日讯】(新唐人热点互动采访报导)联结收看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栏目热线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安娜。最近台湾力霸集团金融风暴案越演越烈,引起了台湾还有大陆和美国三方的震动。十五日,台湾官方证实,力霸集团的负责人王又曾掏空台湾一千亿,而且检方也怀疑他把几百亿的资金转往大陆和其他地方。那么这个案件的情况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案件?另外台湾对王又曾的拘捕情况如何?这些资金可不可以追讨回来?今天我们请几位嘉宾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我们今天是热线直播节目,欢迎您打我们的热线号码:646-519-2879,大陆的观众朋友也欢迎您打我们的免费号码:179710-8996008663,我再说一次大陆的免费号码:179710-8996008663。

首先向各位介绍一下今天的来宾,这位是叶宁律师,那么这一位是中华民国侨委会的顾问王涵万先生,这一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政治学博士李天笑先生,三位好。

来宾:各位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可不可以请王先生先给各位观众朋友介绍一下这个案情的来龙去脉?

王涵万:力霸亚太企业集团现在弄的沸沸扬扬,最主要是一月五日的时候,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之下,无预警的情况之下,力霸跟嘉食化纤申请重整,所谓申请重整就是破产的意思,这个事情就震惊了台湾的官方以及所有民间企业团体。

就在这时候,中华银,就是中华银行,这也是力霸企业集团底下的一个重要银行机构。因为它要重整,所以民间就发生了投资者、还有存款户的挤兑现象,这一挤兑就是四佰亿,所以中华银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主动的向政府提出说要请政府来接管。

这时王又曾跑到大陆、潜逃到大陆去,所以这个事情走到这个地步就越来越严重了。后来又发现这个事情本身并不是所谓的重整,也就是不单单是力霸或嘉食化纤财务上发生问题,而是整个集团,其他的各个企业都发生了问题。可能就是大家外面所传的,东森在法律层面上做的一种完全的切割,除此之外,基本上每一个企业都发生亏空的现象,不仅亏空,而且发现有所谓掏空。

所谓掏空的意思,就是“我今天不赚钱,那我剩下的资产我设法转到别的地方去。”,所以这个事情就越演越烈,基本上我就讲到这里。但是呢,后续的发展,包括王又曾到大陆,后来又到美国,到底到大陆有多少钱?到美国有多少钱?是不是可以引渡?到底这里面亏空多少钱?掏空多少钱?据我个人所了解,大概近乎三千亿左右。所以这是非常非常严重的事情。

主持人:现在外界都在传说力霸和东森这两个公司,因为本来是一起的嘛,那么现在大部分人都说它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分割,就是把赚钱的所有的东西都转移到东森名下,其他的就是由力霸去赔。那我想问一下叶律师,从法律的角度上来看,今后有没有可能说东森也要一起负连带的法律责任,把这些亏空给弥补上呢?

叶宁:在法律上,根据美国的“公司法”来说,就有揭穿公司之间这一层包装关系的条文。而现在台湾当局也已经对“东森集团”王令麟采取了监控措施。

像力霸这样明显的向它的子公司或者向它的分公司转移财产的行为,从美国“公司法”的角度来说,就已经构成了符合把这两个公司连起来,把它做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法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让东森公司来给力霸公司的亏空买单,这种做法的法律可能性是存在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还请到“台湾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的理事长高维邦先生在电话线上为我们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现在我们就请高维邦先生向我们先介绍一下,台湾普通的大众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另外还有跟力霸集团有关的投资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台湾政府现在的情况又如何?

高维邦: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高维邦。关于这个案子当然在台湾产生了非常大的震撼,基本上大家都认为王又曾是一个经济犯。但是我的看法是,王又曾一个人是没有办法犯下这样的滔天大罪,当然是有很多共犯。现在政府正在大规模的清查,好像第一个:东森跟力霸是不是能够完全切割?我想这个东西是很难完全切割的,如果没有完全切割,东森难免也是牵涉在中间。

另外,像中华银行那么多的股东,怎么会贷款给这些企业?尤其是很多有问题的企业,像庄头北、像很多其他,然后这些有问题的企业也有回馈。就是它的抵押金当然是低估,当然是不够的,所以它又回馈去买力霸的公司债,所有的这种情况都牵涉到一个贪污的问题。

所以这个问题最严重的,在我个人认为,是台湾目前的贪污文化所造成的这些经济犯。所以王又曾绝对不是最后一个,前面有很多很多的案例已经发生了,我们台湾常常就说这些经济犯都是“钱进中国,债留台湾”,好像责任都是在这些商人不爱国。

事实上我的看法是我们的政府要好好检讨,为什么他们能够把这些公司掏空?谁助长这些掏空的?当然政府的监督单位,还有这些银行的经理,批准这些的所有经手人,通通是犯罪的共犯。我想政府现在也了解这种情况,因为这个金额是空前的,第一次涉及这么大的金额,所以我想这个案子还会发展,还会继续往下发展,那么牵扯的人会越来越多。

主持人:好,谢谢高先生,请高先生继续在线上。那我们现在想问一下李博士,您觉得这么大的案子在台湾发生,刚才高先生也谈到,这在台湾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有这么大的案子,那您觉得为什么对台湾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李天笑:我想应该从几方面来理解,这是在台湾历史上发生银行挤兑、政府接管的一个非常首例的事情。我们设想,现在是一个银行被挤兑然后被接管,如果说两个、三个、接连着这样雪崩的效应的话,那么台湾马上就崩溃了。

我们再把这个事情从更大的背景来看,如果今天中共政府要对台湾采取一个新战略的话,它除了在武力上恫吓之外,它还可以从内部搞乱它,是吧?让台湾发生金融上的混乱,台湾经济一混乱、一搞乱以后,它就可以说台湾发生动乱了,我有办法出兵了,是吧?这个是一点。

第二点,王又曾这个人是蓝绿通吃,同时两岸通吃。这样一个在政界、商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现在大陆把他庇护起来,后来又偷偷的把他送到美国,这是一个;再有一个就是台湾政府一波接一波的遇到问题的时候,又出来这么个事情,很可能中共就利用它来进一步搞乱台湾,所以这个事情在这几方面来说都成为一个严重的事件。

主持人:现在台湾的媒体很多都报导了,12月30号的时候,王又曾去了中国大陆、去上海,台湾的“陆委会”三次请中共协助把他遣返回来,但是中共一直没有回音。直到王又曾13号来美国之后,中共那边才说它们无法遣返。那现在台湾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尤其是对中共那边的态度是怎么看的呢?

王涵万:现在变成各说各话。在台湾这一方面认为,你明明知道王又曾把很多钱带到大陆去,我也讲了希望你能够合作,把他引渡或者是用其他的方式,让他不要跑到别的地方去。但是中共说我们有我们的法律,你并没有通缉他,你没有通缉他,在法律层面来讲,我们就不能够采取行动。等你17号通缉的时候,他13号就已经跑到旧金山去了,你怎么说我不跟你合作呢?我们是讲法律的!

这听起来好像还有三分道理,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只是这个个案的问题。在以往,两岸还可以讲上话的时候,有很多经济犯或有黑道的朋友逃到中国,基本上来讲,双方为了表现诚意,中共也做了几件事情,所以有这个例子。

现在遇到王又曾这个事情,中共又换另外一种方式来做,这里面如我们刚刚李博士所讲的,是不是中共有另外的想法,或是因为王又曾跟大陆内部有什么样的投资或者默契,我们都不知道;有没有内部交易?我们也不敢乱讲。但是它表面上这样讲:“你没有发通缉令,我没办法抓人,他要到哪一区去,我也没办法,不是我不跟你配合。”

主持人:那现在台湾和大陆方面,双方一个是陆委会,另外一边…,就是两边有没有协议,比如说如果一方要求另一方把某个人遣返回来,那么在协议中是不是他就要按要求去遣返?

王涵万:这个是没有什么明文的协议,只是有彼此的默契。

主持人:那叶律师对法律比较了解,您可不可以谈一下中国和台湾之间有没有这种协议?

叶宁:有一个初步的协议叫做“金门协议”,就是互相遣返大家都愿意遣返的人犯。

主持人:主要具体的是怎么规定的呢?

叶宁:主要是根据“金门协议”来遣返大陆逃到台湾去的难民和非法移民;对台湾来说,他需要大陆协助遣返台湾政府通缉的,可能犯有刑事案件的一些罪犯。但“金门协议”只是一个初步的法律框架,并不具备“引渡条约”,也就是它没有比较严格完整的规范,没有比较严格的法律框架,所以只是初步的协议。

当时台湾如果发出了通缉令,台湾当局是可以向中共提出根据“金门协议”来处理王又曾的案件。当然中国大陆是钻了法律空子的,这个法律空子钻的还是蛮高明的。

主持人:那如果台湾有这种经济大案的要犯,比如说他跑到大陆去的话,那大陆有没有责任去协助台湾把这个问题解决,把这个要犯遣送回去?

叶宁:根据“金门协议”的精神,是有这样的义务、有这样的责任。但是我们也同时要指出,“金门协议”是一个非常不完善的初步框架。再说,两岸之间还存在着一些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隔阂和差异。一般来说,“金门协议”它还没有达到“引渡条约”这样的层次,而且中共也不愿意和台湾之间签定比较完整的“引渡条约”,因为这样一来,如果签定“引渡条约”的话,那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条约,这样对大陆来说,这是它不愿意做的。

(待续)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1/23/2007 11:39:10 AM)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