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评论:北约的全球化趋势

标签:

【大纪元1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曾去执编译报导)2006年 11月 29日 ,两年一次的北约组织高峰会议于拉托维亚首都里加落幕,原先被认为热门的“全球伙伴关系”议题,未在会中讨论,美国的诉求可谓功败垂成。在此之前,美国知名学者达德(Ivo Daalder ) 与葛迪尔(James Goldgeier) 曾撰文刊于《外交事务》 (Foreign Affairs)期刊,倡议北约组织扩大为全球性的必要性,颇具参考价值。

文章认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冷战之后一直在扩张其地理区域与行动范围,近来已默默的伸张到全球各地。这些年,它调解阿富汗问题、训练伊拉克的安全部队、在达佛(Darfur) 提供非洲联盟的后勤支援、协助印尼的海啸复健,并运送物资至美国卡翠娜及巴基斯坦大地震的灾区等工作。

北约组织的扩张,有其必要性。今日的恐怖份子,可以在利雅德(Riyadh)出生,到坎达哈(Kandahar)受训,至汉堡从事阴谋策划,然后飞到纽约轰炸大楼。对付此种遥控的恐怖攻击,最好的防卫就是直捣巢穴,断其根源。而NATO 是首屈一指的跨国军事组织,具备全球军事指、管、通、情、监、侦的掌控力,可以发挥一些防制的效能。

因此该文希望藉由11月在里加举行的高峰会议,重新界定北约联盟的角色,扩大将其他主要的民主国家如澳洲、日本与纽西兰等国也纳入,使北约与非欧洲国家逐步融为一个“全球伙伴关系”。兹整理该文主张的要点如下:

一、北约全球伙伴的计划应让顺应全球的形势,只要原则上决定让非欧洲国家加入即可,不应预设立场决定何国应该加入。

二、北约扩大后,美国的将领仍应担任最高指挥官,其秘书长人选或许可由非美国或非欧洲的人士担任。它应在最高欧洲联盟总部及伙伴国之间,建立正式的军事联络官机制;建立盟国全球伙伴会议,使之成为北约成员与20 个欧洲与中亚国家间正式对话的论坛。

三、在扩大北约问题上,多年来运作良好的基本架构无须改变。但有些条约特别是第10 条,目前限制只有欧洲国家才能加入,必须修正。决定会员国的因素在于共同的价值与理念,而不是只考虑地理因素。
四、不必担心北约扩大后盟国间取得共识、付诸行动较难。过去十年北约新增了十个会员国,并未影响它对行动的承诺。北约的决策机制的优点是允许取得共识,但不必一致同意,反对者可以加注意见或放弃协助,而不是阻拦,这种作法可以继续与扩大。

五、一些新进的会员国担心,地理区域的扩大,会降低现行集体防卫的承诺。然而,比起1949 年成立以来,现在没有哪一个北约的国家是受到其他国家的军事威胁的。未来就算真有威胁发生,也不至于因为扩大而影响了集体防御的承诺。

六、北约的第五条条约:“攻击一会员国,就等于攻击所有的会员国”的条款仍应是盟约的核心价值。

七、北约是军事联盟,应该附属于联合国,以其能力与合法性,协助执行联合国的决议。以1999 年的科索夫为例,如果联合国不愿授权对抗威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北约仍可独立执行。未来北约在世界主要民主国家的支持下,会具备更多的合法性,排难解忧,增进世界秩序。

八、不必担心北约的扩大会影响欧盟,它的军事力量可以帮助重建,维持治安,对欧盟而言不是竞争,而是相辅相成。

最后,文章认为,今日地区性的组织已无法解决全球性的威胁。北约是世界首要的军事组织,它应适应潮流,不只是要增进欧洲国家的利益,同时也要维护全球民主 阵营、谋求世界的稳定。历年来北约的成效良好,因为它要求会员国遵守民主的政经原则,解决共同的安全挑战。因此,如果不能接纳其他国家加入,共同因应新世 界的挑战,是不明智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北约将召开高峰会 预料对焦阿富汗问题
布什总统吁北约向阿富汗增派部队
布什支持北约2008年扩大
北约领袖同意驻阿富汗部队运用更具弹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