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淑娥:金管会政策自主可防弊 加速金融整并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叶代芝台北二十八日电)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新任主任委员在政府几番寻觅后终于定案,长期观察台湾金融产业的瑞士信贷证券分析师林淑娥表示,金管会要真正发挥功能,需有制定政策的自主性,特别要对资本适足率低的银行施予增资压力,才能避免类似中华商银的事件重演,同时加速金融整并。

金管会成立两年半,主委异动频频,在行政院几番寻觅后,敲定由经济建设委员会主委胡胜正接掌。林淑娥认为,胡胜正配合度高,可配合政策大方向推动,但金管会主委位置其实没有太大实权,特别是金融改革牵涉到许多公股行库,很大部分还是由财政部主导。

林淑娥也认为,金管会已被降级到只是执行单位,缺乏自主性,像中华商银事件,问题本身早已存在多时,但因为金管会对资本适足率不到2%的银行,缺乏政策手段,金管会要能真正发挥功能,需有制定政策能力,要对资本适足率低的银行施予增资压力,才能避免类似中华商银的事件重演。

金融业整并,华侨银行 (5818)和花旗银行、远东商银 (2845)和荷兰银行都停留在只闻楼梯响阶段。

林淑娥分析,台湾有机会成为被收购标的的银行,除了已被渣打银行买下的新竹商银外,就属大众银行(2847)。这些洽淡中并购案迟迟未见结果,是因为对收购价钱,双方期望值不同,像远银虽有远东集团作为银行后盾,但分行数不如竹商银多,也没有在竹科地区特殊地域优势,

她希望台湾的私人银行拥有者,能够了解其所拥有的分行价值,并体认到短期在两岸金融市场限制,让收购价格能够趋于合理。银行收购价格合理化,也需要金管会从法令面促成,让资本适足率低的银行有增资压力,才能加速金融整并。

另外,林淑娥也指出,近来渣打银行买下竹商银、汇丰银行收购承作跨国应收账款业务的迪和公司,都显示外国金融机构进入台湾,已经从着眼于台湾当地消金市场,转而看向台湾金融业者手上的客户,因为两岸金融市场商机庞大,台湾私人银行拥有者,需尽早体认到自身的局限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