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把关饮用水 环保署开发微囊藻预警技术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顾恒湛台北十三日电)水库若繁殖大量微囊藻类 (Microcystis),产生的毒素将危害民众健康;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环境检验所近期开发完成微囊藻检测预警技术,希望透过即时的监控,提早发现水库产生微囊藻的警讯,让水库及自来水厂能及时处理与因应。

国立成功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林财富等发从去年八月至今年二月,进行国内饮用水水库中的藻种调查及藻毒化学分析,结果发现,台北翡翠、嘉义兰潭及仁义潭、台南曾文、高雄澄清湖、屏东牡丹,及金门阳明湖、荣湖、红山水库,水中都发现了微囊藻毒。曾文及牡丹水库原水中的微囊藻毒含量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安全标准。

环检所副研究员黄壬瑰说,微囊藻素有“水库杀手”之称,水库一旦产生微囊藻除破坏景观,也会发出臭味,自来水厂将增加水的处理成本,最可怕的是微囊藻毒进入人体后将产生肝毒素,对人体危害极大。

她表示,传统微囊藻预警都是以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当肉眼发现有藻类群聚生长的藻华现象时,往往仅能事后补救。

黄壬瑰指出,这套微囊藻预警技术是以叶绿素a为评估指标,透过微囊藻喜欢聚集在水域下风处及夜间集中在表层的特性,将叶绿素a连续监测仪置于下风处,当叶绿素a浓度超过6ppb且日夜叶绿素a浓度差超过2ppb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叶绿素a的第一警戒标准为10ppb,黄壬瑰说,若水库达此标准,水库在二十四小时内就会产生藻华现象,时间上无法及时处理;这套系统特别把标准降至6ppb,这样可以多出三天的处理时间。

环检所所长王碧表示,今年这套系统在嘉义兰潭水库测试,已累积两千多万笔资料,不过,兰潭水库的状况良好,仪器并没有测到异常;明年预计再寻求三座曾引起问题水库合作,让这套系统更完整。这套系统价值约新台币四十万元,欢迎各水库一起合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