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儿童人权影展 9日北市牯领街小剧场登场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六日电)第二届关怀儿童人权影展得奖作品,八日上午九时将在台北市牯领街小剧场,由柴松林教授颁奖,并由作者分享创作理念。中华民国少数族群权益促进协会执行秘书陈家桦表示,希望藉由影展让社会大众更关心儿童人权的议题。

现在摄影器材很普及,每个人都可拿起摄影机,关心周遭的事物。陈家桦表示,关怀儿童人权影片,是希望要传达正向的、温馨感人的意涵,除了一般观众,视听对象是小朋友,所以,过于灰涩的作品只好割爱。

她说,关怀儿童人权影展的影片要求,理念重于拍摄技巧。这次有许多年轻学生参赛,虽然有创意,但部分作品虽是纪录片写实,却因为忽略了保障人权,直接曝光孩子的身份,造成落选的遗憾。

另外,也有作者在技巧上表现相当出色,但主角最后自杀,与主题有落差,最后在争议中仅列名佳作。主办单位与评审,也不希望儿童看见类似的灰暗剧情与结局,进而模仿,产生类似目前中、小学生自杀的悲剧。

陈家桦说,实际上,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人权议题,有时候,小朋友希望的是获得父母的公平对待,也希望获得应该有的尊重,不是只有同情与协助。部分影片写实的提到,长期忙碌工作的妈妈,一直忽略着孩子的“内心声音”,使得母子间的隔阂、误会与日俱增。

也有的影片剧情提到,单亲家庭、从小被阿嬷带大的九岁男孩,不愿接受父亲再娶的事实,于是百般反抗。经过家教老师辅导后终于解开心结,迎接新家庭。

主办单位表示,今年三十多件海内外作品参赛,作品在技术跟理念的传达上,让评审意见纷歧。有的以“探索存在的价值”为切入点,对儿童恐太过艰深。最后决定第一名从缺,评选出第二名一位,第三名两位,佳作两位。

颁奖典礼并将安排欣赏去年第一名得奖作品,随后揭晓得奖影片,由作者分享创作理念;得奖作品除颁发奖金奖座,也将制作成节目专访,于电视节目及内政部儿童局网站中播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