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生馆:垦丁沿海珊瑚 自然复育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六日电)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研究员樊同云今天在高雄县正修科技大学的珊瑚海洋生物科技研发成果发表会中表示,屏东县垦丁沿海的珊瑚白化,不如媒体报导的那么严重,且有珊瑚子代移入繁殖,不必经过人为努力;东沙、小琉球海域的珊瑚复育却值得重视。

樊同云指出,海生馆自2001年起长期监测垦丁沿海珊瑚,设置十六个监测站。全球暖化影响,今年西太平洋夏季水温偏高,严重破坏珊瑚。核三厂出水口附近海域水温持续达到摄氏三十四度,造成长五百公尺、宽一百公尺、水深五公尺的浅海范围珊瑚白化,垦丁后壁湖海域珊瑚保护区白化范围不超过百分之十;龙坑海域经阿玛斯号矿砂船沉没时破坏,珊瑚几乎全死亡,现已逐渐复原,有百分之二十海域长出珊瑚。

他表示,海水温度超过摄氏三十度,且持续,珊瑚就会逐渐白化,且逐渐走向死亡。垦丁海域有涌昇流及台风侵袭降低水温,加上有珊瑚子代进入,人为破坏降低,因此不必人为力量,珊瑚自然复育。

他也指出,东沙岛珊瑚在1998年大量死亡,经过十年来未发现复原;屏东县小琉球海域珊瑚也大量死亡,可能是废水作祟,今年起监测调查,找出原因。这两处海域必须人为努力帮忙,才能复育成功。

他表示,经过七年多努力,海生馆已可在室内培育一百三十多种珊瑚,将找出耐热品种移植到海中或提供研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