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网路成瘾、购物癖 暴食症征兆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很多人把青少女与“纸片人”联想在一起,不过国内青少女暴食症盛行率已经与国外相当,约为百分之一,远高于厌食症的盛行率。

医师指出,有暴食倾向者在日常生活中还会伴随其他困扰,包括网路成瘾、强迫性购物、甚至是病态性赌博,也就是临床上所说“冲动控制”的问题。

属冲动控制疾患

长庚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萧美君指出,临床上认为所谓的“冲动控制疾患”(Impulse Control Disorder )与体内血清素缺乏有关,导致一些行为失控。过去定义以病态性赌博、偷窃癖等较严重的问题为主。但近几年来随生活形态演进,包括网路成瘾、暴食(一周超过两次的饮食失控 )、到强迫性购物都算是这类疾患。

她说,门诊曾经遇到许多狂吃的个案,排除其他精神疾患后,仔细问起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网路成瘾、或者无法控制的购物欲望。有的个案是一看到眼影就买个不停,有的家里已经有几十条口红却还一直买口红,也就是强迫性购物。

萧美君说,美国精神医学会虽认为,强迫购物已普遍存在,但仍暂不列入一种正式诊断,原因是担心“疾病化”后会变成推卸债务责任的借口。她认为,随网路普及,相关的“冲动控制疾患”将成为比暴食问题更大、更严重的隐忧。

耕莘医院精神科主任杨聪财则表示,暴食症最常见的共同疾病,包括忧郁、焦虑、边缘人格及厌食;不过,近年确实也见到一些与冲动控制疾患共病的患者。他说,门诊有名女电子新贵,由于对容貌没有自信,全心投入工作。工作稍有不顺,便觉得自己主管地位可能被取代,就会出现失序行为,“回家的路上沿路乱买,不管是用的、吃的,通通带回家。”回家后还把所买的东西通通吃下肚,即使撑不下也一定会吃完为止,然后才去催吐。

药物治疗可改善

“这样反反复复的失控行为,逼得她只好就医治疗,到目前为止已经治了一年多。”

所幸暴食症以及冲动控制疾患,目前的治疗结果比厌食症好得多;萧美君表示,使用血清素类药物,配合相关认知行为治疗介入,多数可以获得控制。

暴食症自我检测

没有办法控制购物欲望,也是暴食症的一种症状。

美国、西欧国家、日本等已开发国家,暴食症的比例都比厌食症高出许多,超过九成病人是女性。

台北市立疗养院主治医师陈冠宇调查两所高中职发现,高职女生有暴食症的比率为三.三%、高中女生则有○.九%,换句话说,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每一百名高职女生至少有三人是暴食症。

“如何知道自己只是单纯的食欲好,还是患了暴食症呢?”有医师认为,“只要有呕吐的行为就有问题”,暴食症的标准还包括每周超过两次、持续三个月,“自觉饮食失控”,吃东西后会催吐、吃泻药或拚命运动等。

至于对食物失去控制的病态性饮食行为(binge eating ),现在慢慢被归在冲动控制疾患,则含有以下特征:

一、吃东西速度快于常人。

二、常吃到饱胀不舒服。

三、不饿时也常吃下大量食物。

四、常独自进食担心旁人看到自己吃很多。

五、吃后觉得有罪恶感或厌恶自己。

(记者洪素卿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