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医界推广善终 非癌症末期病患也要安宁照护

人气: 5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十日电)民众渐能接受癌症末期安宁照护的观念,临终前的插管急救比率下降,现在医界主张,台湾因应高龄化社会的来临,无可挽救的心衰竭、慢性肺疾、失智症等末期病患,也应该要“善终”,无意义的急救是延长痛苦,而非延长病人的生命。

今天荣民总医院今天举办“非癌症末期疾病的临终照护”研讨会,高龄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主任陈亮恭指出,癌症虽是台湾人的十大死因之首,但有七成死因并非癌症,有些是末期器官衰竭,都有末期照护的需求。

陈亮恭举例,肺炎是常见的老人死因,当抗生素治疗无效时,老人的家属临时接到通知需要签署插管急救同意书,时间急迫无从考虑之下,只能同意,结果只是让老人多受罪,死前受尽折磨。

陈亮恭分析,生命危急的病人在入院前急救,有百分之二到三十的机会可救回一命,入院后才急救则降到百分六到十五,对疾病缠身的住院老人施予急救,则成功率降到百分之五以下。

台北荣总的老人病房已导入安宁照护的观念,当老人肺炎以抗生素治疗时,医疗团队即委婉告知家属抗生素反应不佳时,病人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及面临的医疗处置,让家属有时间考虑是否同意插管急救,并有心理准备面对老人的病情及死亡的到来,实施下来,家属都能接受让老人善终的决定。

临床上发现,老人、昏迷、肝硬化、多重疾病者,在疾病末期时,家属多能接受末期的安宁缓和医疗,让病人安详地辞世。

陈亮恭强调,末期疾病的安宁照护绝对不是缩短生命,而是不影响病势,同时减少病人的痛苦,例如病人很喘时,在不插管的情况下,给予小剂量的吗啡,病人血氧浓度不变,却不再喘;但由于吗啡也有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如同两面刃,医师必须专业判断谨慎使用。

他指出,对于等不到换心机会的末期心衰竭、无法换肺的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肺纤维化、脑子退化已无 药可医的老人失智症,都是高龄化社会台湾应该要考虑提供安宁医疗的对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