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锁中桃花源 大叶大学校长颜鸿森古锁看人生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二十二日电)“古锁中自有桃花源”,大叶大学校长颜鸿森除了管理学校外,另有一个嗜好,就是收集古锁。他说,收集古锁最大的乐趣是在过程,每个过程都有一个故事,目前他收集了八百多个古锁,有些更是有上千年历史,从古锁看人生,他计划将部分收藏移到大叶大学活动中心展示,和更多人分享。

颜鸿森回忆,自己在美国念书时,受到美国教授影响,认为应该有自己的收藏,后来回到台湾,1986年时,在火车站的空桥看到有人卖古锁,他当下就买下了,1990年时,他在中国大陆花了一百元人民币外汇券,买了一把古锁,这把锁机械装置很有趣,让他决心好好研究古锁。

不过,颜鸿森说,自己收藏原则是不能太大、太贵、太多,需和机械有关,还可呈现本土文化等。

累积这么多年的收集经验,颜鸿森仍花费了新台币近两百万元收集了八百多个古锁,其中,最贵的是一把汉朝古锁,价值人民币一万两千元。

在忙碌的工作中,颜鸿森表示,回到家中欣赏这些古锁,是他唯一的休闲,古锁不只是机械、外型,锁上并常有很多雕刻,有些并写上“状元及弟”、“五子登科”等字样,让现代人也有机会透过欣赏研究,认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情况。

收藏多年后,他发现找不到古锁相关的文章,也没有人研究,朋友鼓励下,决心开始整理研究相关的资料,并于1998年时应邀到中国演讲中国古锁,1999年并完成第一本有关古锁研究的书“古早中国锁具之美”。

后来,颜鸿森应前教育部长曾志朗之邀,担任教育部顾问室主任,曾志朗也曾将这本书赠送给贵宾,由于没有出英文版,因此,他再完成中英对照版本,让国际人士也有机会认识古锁趣味之处。

颜鸿森说,其实收集古锁过程中,并不是他找锁,而是锁找他;他记得1997年到马来西亚演讲时,在吉隆坡的夜市问到马来西亚有没有古锁,同行人回说没有,但他却立刻看到角落就放着很大的一个铁锁。

颜鸿森认为,锁找到他,才能“安享余年”,他将这些锁整理、拍照、上网,和大家一起分享;而他的古锁故事可以在网路平台上 (www.acmcf.org. tw)和同好分享。

目前,颜鸿森有一百二十多个古锁放在成功大学图书馆五楼,且有汉、唐、战国等上千年古锁十多个,锁在保险箱;为了让更多人分享并欣赏到这些古锁之美,已规划要将这些收藏移到大叶大学活动中心展出。

锁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颜鸿森希望,未来这些锁可交由有兴趣研究的人,让这些古锁的故事与生命可以延续发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