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老妇成诈欺觊觎目标 北市老妇失金2320万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二十二日电)多金又与外界资讯隔绝的老妇人,成为诈欺集团锁定的目标。继台北市七十三岁老妇接连两次遭到“假警官”及“假中奖”诈骗,损失新台币一百零四万元,今天又传出北市六十岁老妇人遭到诈骗集团以传统的“公务机关诈骗”手法,被骗走二千三百二十万元,让刑事警察局为之气结。

刑事警察局预防科长期透过媒体宣导诈骗案例,希望提醒民众不要轻易上当,不过,对于老人家似乎效果不大。今天警方公布的一起案例,被害人除“倾家荡产”散尽存款外,甚至连房地产也被骗办理抵押贷款,每月还得缴纳十万元的贷款,使得老太太陷入经济困境。

警方统计,今年五月也有诈欺集团假冒“全国电子”,骗走新竹市刘太太一千一百七十万元。警方以诈欺集团最近的犯罪手法分析,歹徒似乎都充分掌握被害人的“顾财产”、“不要连累年轻人”以及很少有机会遇到司法人员,轻易就相信“法官、警察、检察官”的心理,只要利用哄骗与恐吓手段,老人家很容易就上当,且都损失不赀。

诈欺集团都是在对岸中国犯案,策动台湾的车手取款,一切都以电话“乱枪打鸟”联络,可谓成本低利润高,警方呼吁家中有老人的家庭,要找机会提醒家中长辈,绝对不要上当。

刑事警察局表示,住在台北市的杨老太太是今年五月起接到中华电信语音通知,指称她因身份证遭到冒名办理电话,歹徒假冒“警官”说她涉及刑事金融案件,受害人有一百多人,要她申请“暂时性资产冻结”。

诈欺集团于是轮流扮演“检察官”、“金管局雷科长”,一个月来杨太太几乎天天都要接听“电话讯问”的疲劳轰“诈”,陆续将所有银行存款一千一百七十万元,分八次汇给歹徒。

未料歹徒食髓知味,又谎称老妇人因涉案影响银行信用,必须将不动产办贷款并存入网路银行,才能平衡房产的“信用值”与“估价值”。

因为杨老太太听不懂这些金融术语,再加上一心只想赶快摆脱“涉案阴霾”,于是就将房屋办抵押,贷款一千一百五十万元,并依照歹徒指示将钱存入自己的网路银行账号。

杨老太太遭骗过程中,遭歹徒恐吓不得将任何情况透露任何人,不然会“影响办案,并连累亲人涉案”。后来,她清查账户内的钱全被搬空,才发现被骗。统计一连被骗走两千三百二十万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