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减量大作战专题系列九

CO2使金星增温达摄氏450度 地球应引以为鉴

【大纪元6月30日报导】 (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三十日电)地球暖化增温现象加速恶化已成全球的梦魇,科学家指主凶确定是二氧化碳CO2,中央研究院变迁研究中心主任刘绍臣教授说,CO2已经使金星增温达到摄氏四百五十度,地球应引以为鉴,根本预防之道是要大减CO2排放量。

二氧化碳如何对星球行凶?刘绍臣分析,地球表面温度从古以来平均约摄氏十五度,热情的太阳照射使地球增温时,地球会发射人们看不见的一种红外线,这种红外线跑向太空时,会把热度散到太空,透过这种均衡作用,能冷却地球表面维持摄氏十五度均温。

原来存在各星球的二氧化碳可自然均衡,但人类自工业革命与高科技发展一百多年来,过度使用含炭的能源如煤与石油,一经燃烧,炭被氧化产生CO2,由于排放量太多,终于在大气层形成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会把地表发射向太空的红外线吸收掉,甚至把部分红外线放回地表,地表增加的温度无法散掉因而增温。

刘绍臣说,金星早年应有生物存活的机会,但大气压力是地球一百倍,金星现在二氧化碳已是地球表面大气二氧化碳的三万倍,也使金星暖化增温到摄氏四百五十度,把原有与地球差不多大的海洋蒸发掉,金星海水中的氢气分解到大气中,很轻,被阳光蒸发掉,剩下氧气与二氧化碳,金星地表空气因而只有五分之一是氧,有五分之四是氮,比地球的氮气多很多。

因此,刘绍臣指出,另一星球火星比地球小一半,却有相同比例的水,只是以冰的型式存在,使火星很冷,但水占火星地表四分之三,不排除生物存在可能,地球科学家现在到外太空星球寻找生物,就只到火星。

刘绍臣表示,地球形成时,所有碳加起来与金星的碳接近,但地球很幸运的是碳只有万分之一在空气中,其他散在海洋与地底下。地底有煤与石油,地底的煤炭是古代的森林,比现在地表的森林大的多;海洋里也融化相当高的碳,贝壳成分就是二氧化碳与硅,更多的贝壳与碳酸钙埋在海底沉积岩里,海水底下很深的岩石里的碳,若遇到遍地的氧,就成二氧化碳。

他指出,人类把海洋与地底下的煤炭和石油挖出来燃烧作为能源,这与过去人类烧木柴没有不同,只是烧的煤炭与石油是几百万年前的植物与动物;但是,以前烧完木柴,树木会吸收烧柴产生的二氧化碳,且不断有新生树木,均衡的使自然资源不增不减,现在森林经大量开发,树木不增反减,无法吸收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经年累月的后果就是地球暖化增温的恶梦。

刘绍臣认为,人类了解二氧化碳的来龙去脉后,遏止地球暖化增温恶梦的策略,就是阻断二氧化碳的增生,这有待人类的觉醒与及时行动。

相关新闻
张国龙以身作则 环保布道家依旧坚持环保
扁:环保除弊兴利并重 不能脱离经济发展
温室气体减量立法 经部、经建会反对
台立法院通过温室气体减量法草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