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戒毒如泥沼抽靴 更生人远离毒品回头是岸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9日报导】减刑更生保护面面观系列专题之四(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二十九日电)吸毒容易戒毒难,减刑出狱更生人因打死台大副教授,引起社会瞩目。毒品为犯罪渊薮,鉴于最近常有更生人再染毒瘾暴毙、杀人涉案,成功戒毒的过来人,提醒成瘾者及戒治出狱的更生人尽速回头,否则下场悲惨。

近年来,毒品持续危害国民健康及治安,政府虽与民间团体共同努力查缉、防制毒品,但毒品犯罪情势始终未见减缓,甚至国际化、组织化、企业化、多样化,造成国内药物滥用严重。

缉毒、拒毒、戒毒、防毒是环环相扣的反毒策略,吸毒者也必须分为“生理勒戒、心理戒治、追踪辅导”三阶段戒毒,才能彻底根绝吸毒者再犯。

预防重于治疗,父母亲要如何防制子女吸食毒品呢?刑事警察局提醒家长注意子女是否有巨大的情绪变化?越来越不负责任?换了新朋友,对学校或家中的活动失去兴趣?或拒绝和父母说话、身体与智力明显出现异常。一旦有问题,应及早寻求咨询与戒治。

远离毒品才是避免毒害的最佳方法,否则,出入监狱势必变成常态。“吸毒就像被绑架,我十六岁开始吸毒,被绑架七年,偷、拐、抢、骗、无恶不作,造成身体与心灵相当大的痛苦。”因为吸毒无法自拔的徐大川,以过来人经验,提醒大家吸毒的悲惨命运。

徐大川说,靠坚强的信仰、毅力、与“基督教归回团契”的宗教关怀,才能够远离“魔鬼”,并以自身经验协助其他吸毒者戒除毒瘾。

由于毒品犯的高再犯率,使社会大众对此次减刑有是否冲击治安的疑虑。长期以来,烟毒犯的标签,不但让上瘾者很难翻身,社会资源也不易介入辅导。

台北县政府有心帮助毒瘾患者戒毒,计划在双溪乡规划“阳光心灵教育中心”烟毒勒戒所,却遭地方强烈反弹,可见,民众对毒瘾者的成见与排斥。

基督教归回团契牧师陈建荣表示,许多人都是从十六、七岁就遭毒品绑架;他说,戒毒最困难的是要战胜心灵的软弱,辛苦的路程,唯有爱心和耐心才能真正换取重生。

出狱人之再犯罪历程,由出监前之充满信心,回到社会中因种种因素而再犯重回监狱,牵涉相当复杂。

犯罪预防学者、台北大学侯崇文校长指出,若改过向善的心情,不敌现实环境与生活的矛盾冲突,加上受狱友影响、工作挫折、经济困顿、社会及同侪排挤,就很容易重回监狱,以往监所教化与矫治都功亏一篑。

鉴于台大副教授枉死事件,毒品更生人将列为警方优先查访对像,法务部将整合更生保护志工转介,同时增加替代疗法诱因,希望提升戒毒成效。但这些还是要靠更生人自己的坚强意志,以台北县毒品危害防治中心为例,将近四分之一减刑人刚出狱就失去联系,只好转给警方追踪采捡尿液。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认为,监控“应受尿液采验人”与戒毒成效息息相关,将配合辅导治安顾虑人口,加强行方不明更生人之采验,藉由不定时“密集查访”及“访疑带验”作为,即时发现更生人吸食毒品,在悬崖边缘拉他们一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