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陈水扁:催生台湾新宪法 提升国家竞争力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8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沂锋台北十三日电)总统陈水扁今天说,台湾虽然成为民主自由国家,但台湾民主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他呼吁,深化民主法治建设,改善现在的鸟笼公投法,彻底实现主权在民的理念,积极催生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台湾新宪法,提升国家竞争力。

陈水扁总统上午出席台湾智库“新兴民主体制的挑战与前瞻”国际研讨会开幕典礼致词时表示,民主顾名思义当然就是“主权在民”,没有了国家主权当然就谈不上民主。

总统说,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国家的主权属于二千三百万台湾人民,台湾未来的前途也只有台湾人民才有权决定,这是台湾民主得以巩固与深化的唯一基础。

过去在威权统治时代,为了坚持所谓“大中国意识形态”所谓的“法统”,陈总统表示,结果民选的总统变成了终身制的帝王,必须定期改选的民意机构变成了“万年国会”,而一部从来不曾经过台湾人民同意的宪法,强加在我们的身上,至今宪法的本文仍然不能作任何的修正与变更。

陈水扁总统指出,僵化、过时且虚幻的“大中国意识形态”,自过去到现在,始终是阻碍、延宕、甚至是戕害台湾民主宪政发展最主要的敌人与元凶。  

今天台湾已经成为一个真正民主自由的国家,但陈总统认为,台湾民主的制度还不够完备,台湾民主的品质更有待进一步提升,有五项重大的工作需要全体国人同胞共同努力,为健全台湾的民主继续奋斗。

第一,强化台湾主体意识。总统强调,确保台湾的国家主权地位不容被矮化与侵犯,台湾有权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参与国际社会,积极争取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 (UN)的会员国。  

其次,深化民主法制建设。陈总统表示,尽速改正目前的“鸟笼公投法”,彻底实现主权在民的理念,积极催生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台湾新宪法,进一步提升国家整体的竞争力。 

第三,建构公平的政党竞争环境。总统说,一个长期仰赖“不当党产”,迄今仍坐拥超过数百亿新台币资产的政党,绝对不是强调公平竞争的正常民主国家应有的现象。“不当党产”的追讨是为了实践对“转型正义”的坚持,更为了建构一个政党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台湾的政党政治能够步上正轨。

另外,陈水扁总统指出,促进媒体自律机制的形成。今天台湾享有百分之百的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却只有百分之一的媒体信赖度,如何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彼此之间的落差,将是台湾能否成为一个正常民主国家的关键。

第五,陈水扁总统期盼,提升民众参与公共事务与公共讨论的意识。他说,激情、谩骂与唱衰绝对不是台湾民主应有的内涵,我们需要更多的公共参与和理性辩论。民主的目的不在谁是多数、谁是少数、也不在于激化不同意见的对立,而是寻求并凝聚最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

因此,陈水扁总统强调,台湾光有民主的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多的爱与信任,以取代挑拨民众之间的猜忌与仇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