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哀矜勿喜:马英九挑战仍多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3日讯】(亚洲时报 方德豪撰文) 在1月12日的台湾立委选举,在野的中国国民党(国民党)得票较执政的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多出140万;在69天之后,国民党的参选人马英九也能再次取得大捷吗?有机会,但不一定;而且,问题和挑战还是挺多的。

从某些角度看,这个结果也不值得国民党人太高兴。据台湾的中选会的数据,国民党这次共取得501万票,得票率百分之51.23%;民进党361万票,得票率36.91%。相对过往泛蓝取得的成绩,这次泛蓝的得票其实不算特别高。1996年,李登辉取得581万票,得票率是54.0%;且当年泛蓝还有林洋港和郝柏村抢去160万票(或14.9%的选票);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泛蓝的宋楚瑜和连战合共取得759万票,宋和连二人的合共得票率是59.9%,胜出的民进党的陈水扁在当年其实也只有39.3%选票;换言之,这次国民党得到的支持,相对高峰期还有一段距离。

国民党不应太高兴的另一个原因是,立委选举的结果,每每跟总统选举的结果不一样。以2004年年底的立委选举为例,泛蓝阵营的国民党和亲民党合共取得 454万或46.73%的选票,超出民进党的347票或35.72%不少;但同一年3月的总统选举,泛蓝的连战和宋楚瑜即使取得643.5万或 49.90%,泛绿阵营的陈水扁和吕秀莲的选票也冲到646万或50.10%的水平并胜出;四年前,台湾选民在立委选择了由泛蓝主导,但大选依然是泛绿小胜。四年后,这种可能依然无法完全排除。

当然,若然只把这些数字作硬性对比,不顾期间的其他社会因素,是完全不科学的。例如,泛绿甚至一些泛蓝中人都表示,李登辉时代的黑金政治问题严重,当年国民党买票贿选的情况较多;2004年3月大选前一天,台湾发生了惹起重大争议的枪击案,总统陈水扁和副总统吕秀莲据称遭枪击,二人的支持度自然增加;在今年余下的69天,台湾政坛能否出现像枪击案这类的重大事件,让大选结果出现戏剧性的翻盘,也许将是影响结果的关键之一。

也应该注意到,马英九过往的危机处理能力并不太有信服力。像2001年9月,纳莉台风让台北市出现重大淹水,其时陈水扁曾突击访问防台应变中心,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据说竟不在现场。另外,面对民进党针对首长特别费问题大造文章,马英九起初声称其所有特别费都是用于公务或公益,但后来他的辩护团队又改口说特别费是私款;他的抗压能力,似乎依然需要更多的磨练。

在最后的关键69天,民调领先的马英九能否力保优势,也将会取决于他能否说服中间选民支持他。不过,现时中间选民最关心的,似乎并不是领导的应变能力,而是哪一位元首能较清廉,且能维持社会团结,避免社会分化。换一句话说,就是作风跟陈水扁相反的,最容易得到中间选民支持。

这次立委选举开票,国民党势如破竹,马英九说了一句“高兴一分钟就好”;其实正好反映出他也并没有给胜利冲昏头脑。国民党选择了哀矜勿喜的态度,避免刺激和伤害泛绿支持者的感觉,造成社会分化,实在是聪明的做法。

争取中间选民支持,也是陈水扁的致胜绝招。2000年,陈水扁宣布要当“全民总统”,找来形象中立的中研院院长,诺奖得主李远哲支持,就曾让他得到不少中间选民的欢心;2004年2月底,陈水扁在选前一个月表示,如果他在大选中获胜,他不会宣布台湾独立。1998年的台北市长选举,马英九险胜陈水扁,其中一个决定性原因就是李登辉最后一刻牵着他的手承认马是“吃台湾米长大的新台湾人”。这一次,马英九的政纲已经朝往中间路线游移,而他能否在最后一刻找到形象较中立,甚至接近绿营的人力挺他,也许将是他能否巩固领先形势的一个关键。

关于立委选举对大选的影响,坊间有两种理论,一是“西瓜效应”,一是“钟摆效应”。“西瓜效应”即中间选民决定“西瓜靠大边”,倒向较强一方;“钟摆效应”即中间选民希望权力平衡,选择不要让国民党一党独吞议会多数党和总统大位。台湾选民将会作出怎样的决定,将会是大中华地区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