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活环境死角多 杀菌消毒各有对策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十六日电)流感步入流行高峰,肠病毒七十一型又发威,由于生活环境有许多死角潜藏病毒细菌,例如手机、电话、门把、键盘、公用报章杂志、医师的领带等,医师今天建议,应采用不同等级的消毒灭菌,配合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可预防传染。

许多抗菌产品常会采取“牙刷上的细菌比马桶盖还多”之类的恐怖诉求,台大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谢思民认为,仅看细菌数量没有太大意义,而要视细菌毒性、环境中的感染途径、个人抵抗力而定,而且抗菌是消灭细菌,不完全等于消灭病毒,不需要把医院级的消毒灭菌产品搬到家中使用。

谢思民指出,洗手是最基本的预防感染方法,尤其人常在不自觉之间揉眼睛、挖鼻孔,让手上摸到沾上的病毒细菌从黏膜入侵人体,一般人用肥皂正确洗手就可清除手上大部分的病菌病毒,如无清水肥皂,可改用干洗手等含酒精的清洁用品。

由于最近天冷,民众待在密闭不通风室内的时间变长,往往一人感冒或流感,全班、全办公室、全安亲班或托儿病倒一群。谢思民建议,载口罩可阻隔空气中大部分的病菌病毒,比空气清净机还有用,幼儿玩具可天天以清洁用品擦拭,每周清洗一次。

他说,个人除勤洗手、问好时拱手不握手、最好保持一公尺以上距离外,亦可留心死角,至少要每周清洁一次,有人生病要增加频率。这些死角包括手机、电话、门把、键盘等,尤其手机和电话筒,可喷洒含酒精的清洁用品,或是包上套子以便经常清洁。

进出医院诊所时则有另一套自保之道,禾睿牙医诊所医师吕睿庭指出,民间在上医院前、离开诊间后都要洗手,回家后换下衣物,生病看病时载口罩,离开医院诊所时即予丢弃,不要舍不得一用再用,变成细菌病毒的温床。

诊间公共的报章杂志任人翻阅,在流感季节期间,吕睿庭建议,病人候诊时应避免翻阅公共书报,或是自备书报打发时间。

医院诊所人来人往,病菌病毒汇集,自有一套医院的消毒灭菌方法,但是有些细节需要医疗人员配合,吕睿庭举例说,牙科医师整天近距离接触张大嘴的病人,载上两层口罩自保尚不足,勤洗手或用酒精擦手、更换手套之外,因为领带相对较少清洗,所以更要确认领带要收进衣襟、盖在白袍下,免得露在外面沾染病原。

此外,张睿庭说,医护人员将长发扎起、进出不同诊间时的洗手动作,每个病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垫在诊疗台上的纸巾口杯等是否确实更换,都是注意的重点,不但医疗人员可以自保,也可预防病人间的交叉感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