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强:钦族阵线谈印度与缅甸军政府

貌强 Maung Chan (缅甸华族)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月25日讯】托马单努(Thomas Thangnou)毕业于缅甸大学法律系,1988年加入钦族阵线CNF(Chin National Front)私人战斗队,在坝洲(Pajou)接受克钦独立军KIA(Kachin Independence Army )的严格训练,由普通游击队员步步上升。

托马单努的严守纪律、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精神,一向为钦族战友、盟友、父老乡亲所敬服。维多利亚协议就是在他的坚强主导下,在钦族阵线维多利亚营(Camp Victoria)总部,由4大钦族政党与19民间团体毅然决然给与签署——钦族阵线因而胜利诞生。

1995年,托马单努被选为钦族阵线主席。

最近,托马单努开诚布公,跟战友、盟友、乡亲、记者们,娓娓而谈了以下两件大事:

一.2007年3月15-16日和谈:

缅甸风云BURMA 去年曾报导:在隋卡博士(Dr. Sui Khar)的带队下,钦族阵线亲赴印缅边镇——丽(Rih),单刀赴会——跟军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托马单努透露:那是2007年3月15日与16日,总共两天,钦族阵线坦诚地与军政府进行了首次会谈——最主要是建立了相互了解与信任。

两天会议开完后,双方欣然约定:第二次会谈决定在2007年8月9月期间举行。

岂料缅甸军政府为着东盟会议的需要,忙于赶开全世界瞩目的缅甸国民大会,随后在9月份偏偏又突发僧伽学生示威事件——于是,第二次会谈不得不取消了。

托马单努承认:和谈带给钦族人民议论纷纷与各种不同看法,难免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读、误会、误解。

然而,托马单努强调:政治问题,必须通过政治对话来解决呀!大家坐下来谈,不就是走向持久和平的第一步吗? 国家大事、政治问题,仅靠枪杆子打打杀杀,即使一时蒙骗过关而成功,但并不天长地久。可贵的是——和平地永久地解决问题。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必须让军政府明白我们钦族人民在想什么与想要什么。我们也要知道军政府对钦族人民与全国人民,到底如何想与做?

托马单努斩金截铁、一言九鼎地敬告乡亲父老:我们钦族阵线的政策、方针、目标,一如既往,并没有变。

最后,托马单努说:

* 通过丽镇对话后,我们与军政府之间的正面互动,多起来了。

* 双方同意:和谈要继续——直至取得真正和平与全国大和解。

* 我们钦族阵线衷心感谢宗教界与父老乡亲的“和平安宁委员会”,在促进双方和谈方面所作的一切努力。

二.印度与缅甸军政府关系

钦邦钦族,中国古称身毒,现在夹在印度大国与缅甸军政府之间。

印度对缅甸军政府的政策与关系,自然而然影响着、冲击着钦邦钦族的立场与动向。

印度在缅甸军政府镇压昂山素姬政党以后,以世界最大民主国的身份,曾经对军政府进行一系列恶言指责。

但1993年以后,印度就转了方向盘:

* 1995年,印度缅甸边贸开动了,

* 1997年,不仅仅限于贸易与外交,印度还提供缅甸军政府大量军事情报、训练、武器、设备等。

* 丹瑞大将2004年10月24日访问印度,受到大国印度红地毯盛大隆重欢迎。

* 此后,双方关系更是平步青云而登峰造极。

中国是跟缅甸军政府情报局钦纽(Khin Nyunt)将军那方,不断加强亲密关系;而印度选择的,却是缅甸军政府的丹瑞貌埃等实力军方。

结果,钦纽情报部门被丹瑞貌埃实力军方连根拔除之后,中国失落了,印度得宠了,印度与缅甸军政府的关系,于是就突飞猛进了。

印度从1993年开始,采取“东进”政策,主要想消除印度东北部的叛乱——他们受到缅甸边界这边明里暗里的支持。印度除了进行赤裸裸的“东进买卖”之外,还急需电力,非常需要钦邦探曼地(Htamanthi)大坝水电站的电力,以及通过阿拉干邦(Arakan State)的安达曼海(Andaman Sea)天然气。

在看中国:1989年中国停止对缅甸共产党的党对党支持,与缅甸军政府搞好了国与国的关系——使中国获得了伊勒瓦底江的通道,哥哥(Koko)岛的海军使用权,以及更多的商机——总之,空前增强了中国在经济、贸易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区域影响力。

大国印度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才急忙抛出“东进”政策,一心要平衡与抵消大国中国在缅甸的各种优势。

夹在两大国之间的缅甸军政府,也想以夷制夷——利用大国印度制衡大国中国,并采取左右逢源策略,从中取利。

还有,印度自诩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也想让邻国缅甸学习印度的民主制,既增加世人眼中的印度民主光环,也添高印度的政治经济裨益。

于是,1988年缅甸全国民主运动失败后,印度接受了大量涌进边界线的缅甸难民。1990年的缅甸普选结果,被军政府一笔勾销后,有许多缅甸胜选国会议员,也纷纷奔往印度寻求政治庇护。

印度就让两面讨好政策立竿见影:一边与独裁军政府搞好关系,一边支持与接待热爱民主的反对派。比如1995年,印度与缅甸军政府进行“金鸟”军事行动,联合围剿印度缅甸边区的马尼布尔(Manipur),阿萨姆(Assam),(Tripura)等叛军;但另一边,印度却颁发“尼赫鲁奖”给缅甸反对党诺贝尔和平奖金得主——全国民主联盟领袖昂山素姬。

若全方位检讨,就会轻易发现印度在缅甸问题上,运用的是骑墙政策。请看最近印度的“两手抓”说与做:

* 2007年11月联合国大会,印度反对“要求立即释放所有政治犯,谴责缅甸军政府9月份的血腥镇压”提议案。

* 2007年10月,印度总理对到访的联合国特使甘巴里表示:赞成三方对话解决缅甸政治问题,但反对经济制裁。

* 2007年12月,印度外事部长重申上述赞成与反对。

呜呼!一张一弛,一正一反,欲擒故纵,软硬兼施,形势比人强哟!

哀哉!大国车轮,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哟!

如果大国言行一致——像欧盟或美国一样,怎么说就怎么做,在无可奈何之余,倒也罢了。小国小邦小民可以自我调整,顺应环境——虽然迫不得已。

最可怕的是:口是心非——说一种,而做另一种;或说而不做,耍耍嘴皮。

试想:我们小国小邦小民,若死时都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或一命呜呼时,才如梦初醒——情何以堪哟!请问:死能瞑目吗?

话说回来,印度作为世界最大民主国,在解决缅甸问题上,完全有能力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绝对可以做出很多正面的贡献。

2008年元月24日星期四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貌强:克伦族谴责缅甸种族灭绝内战
貌强: 缅甸联邦土族与少数民族问题
貌强:缅甸掸族公主痛斥军政府
貌强: 缅甸各族欢呼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