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商回流专题报导系列之三

回流台商:台湾投资环境改善 回家最温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0日报导】-台商回流专题报导系列之三(中央社记者黄淑芳台北十日电)台商回流家数渐增,从中国大陆回流台商尤受关注,大部分台商在中国仍有投资,为避免困扰,对于返台投资均极低调。一位甫结束在中国投资、不愿具名的回流台商表示,中国法令改来改去,投资后不确定性高,利润不如预期,加上台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当然还是“回家”最温暖。

根据统计,单是2006年9月到去年底短短一年多,经济部投资业务处掌握的台商回流投资案源就有102件,其中60件是从中国回流,有10件已完成投资,35件正在进行中,15件进入最后选址评估。

投资处官员观察,从中国回流的台商以传统产业为主,很多业者早年为了寻求低价生产要素而西进,近年中国劳工、土地、水电样样都涨价,税赋优惠大减,迫使业者不得不调整布局,要不是往人工、土地更便宜的中国西部或东南亚去,就是转攻中国内销市场,不然只能改变经营策略,设法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选择重回台湾投资的台商,在广大台商中所占比例极低,但已造成工业区土地供不应求,也让力拼招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大感振奋。

回流台商比较明显集中的区位,包括高雄县政府开发的冈山本洲工业区,有十几家螺丝螺帽业者回流,产业聚落更形完整;宜兰利泽工业区有耀华电子、亿鸿工业等台商回流;新开辟的高雄软体园区也有近十家台商回流。

大部分回流台商在中国仍有投资,为避免不必要的困扰,台商对于回台投资一事,不但要求主管机关代为保密,先前曾接受媒体采访的业者也都转趋低调。

已经结束在中国投资,完全撤回台湾的台商也一样低调,主要是担心被贴上“在中国大陆经营不善”标签,影响商誉及融资。

一家从未在媒体曝光,不久前撤出中国,回台投资的食品业者私下表示,决定回台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法令改来改去,规费变来变去,“投资评估时是一回事,投资后的不确定性太高,利润不如预期”;加上台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回台投资比较可靠,当然还是“回家”最温暖。

回台投资的巧帛窗帘董事长柯清风表示,巧帛窗帘以两岸分工模式运作,许多特别订购的品项须在台湾生产,做工比较精致。

柯清风指出,巧帛选择持续在台投资,是基于台湾税制、法制稳定,政府又推出奖励投资优惠措施,加上“台干”难寻,很少台湾干部愿意长期在中国居住;不过,在产业外移的情况下,近年台湾针车人员等特定传产劳力难找,也是个问题。

在利泽工业区新建半导体厂的亿鸿工业,对于台湾近年政府招商态度的积极与诚恳大为肯定,也认为两岸生产成本差距愈来愈小,工业区“006688”土地租金优惠方案相当有竞争力,回台投资既熟悉又有保障。

投资处最近接获不少台商请求协寻土地、厂房及相关技术辅导的要求,业别涵盖服务器研发、PU透气膜贴合产业、人造石台面制造、无尘室插座制造、LED照明、化妆品配件等,显示台商回流投资需求未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