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总统参选人各有入主白宫战略

标签:

【大纪元4月15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马隆2008年4月14日华盛顿报导)距离美国大选日还有不到7个月的时间,3名主要参选人每人都有自己赢得11月大选入主白宫的战略。

目前,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约翰.麦凯恩的处境好于民主党竞争对手巴拉克.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麦凯恩实际上已经稳获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因此他可以全力以赴为今后的竞选活动筹集资金,并为两党党内提名大会结束后9月开始的大选竞争做准备。

麦凯恩将继续把美国在伊拉克取得的胜利作为竞选中心议题,并继续以他在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长期经验来打动选民。麦凯恩要想赢得11月的总统大选,他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公众渴望变革的心情。最新民调显示,81%的人认为美国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而经济疲软对于执政党来说通常都是坏消息。

*人心思变*

汤姆.德弗兰克是纽约每日新闻驻华盛顿记者站负责人。他说:“如果我是麦凯恩,目前这个人心思变的紧迫形势会让我非常、非常紧张。这个国家希望有很多改革,而一旦人民做好了变革的准备,他们通常不会让目前的执政党继续掌权。”

对于民主党两位参选人来说,通往胜利的道路比较复杂,因为他们两人都没有赢得党内提名所需的代表票数。目前,奥巴马在代表票数和普选票数上都领先于克林顿。大多数专家认为,克林顿要想在这两方面反超奥巴马几乎没有可能。

两位民主党参选人在伊拉克问题上都不认同麦凯恩的观点,他们都建议分阶段从伊拉克撤回美国军队。但奥巴马和克林顿仍然要为赢得党内提名而激烈较量。

*迎合不同选民群体*

奥巴马以一个能够团结各派力量的形象出现在选民面前,显示自己既能得到独立选民的支持,甚至还能赢得一部分共和党选民的选票。克林顿则回应说,她在国会经历和做为第一夫人的经历得以让她成为民主党更强有力的人选,挑战共和党的麦凯恩。奥巴马和克林顿显示出迎合不同选民群体的实力。

斯图尔特.罗森伯格在华盛顿出版政治时事通讯。他说:“人们必须明白,克林顿参议员的竞选在某些选民群体中产生的效果好得多,比如拉美裔选民、妇女选民、年长选民和低收入选民,也就是那些来自不太富有家庭的党派色彩鲜明的民主党选民。奥巴马参议员则在独立选民、年轻选民,当然还有非裔选民中非常受欢迎;受过高等教育、有高收入的选民也拥护他。”

专家认为,奥巴马和克林顿都必须更努力地扩大选民的支持度,才能获得党内提名,在大选中挑战麦凯恩。

*面临挑战不同*

彼德.布朗是康涅狄克州琴尼派克大学选举研究所研究员。他说,佛罗里达、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等关键州最近的民调显示,奥巴马需要提高他在白人劳工阶层的支持率。他说:“大体上,这几个州中各有五分之一的民主党选民表示他们会支持麦凯恩,而不支持奥巴马,相比之下,不支持克林顿、而支持麦凯恩的民主党选民不足十分之一,这个差距相当大。”

另一方面,布朗指出,克林顿面临的是另外一种挑战。在主要总统参选人中,克林顿负面得分最高,因此有些共和党人认为,假如克林顿得到民主党提名,就有可能促成共和党内部的团结。他说:“没有几个美国人不知道如何评价克林顿参议员。人们知道自己对克林顿参议员的看法。从1992年开始,她就是美国政界的偶像人物了,时间很久了。”

在了解了三位总统参选人的优势与短处之后,民调显示在11月大选中麦凯恩和奥巴马或者克林顿的竞争将十分激烈,就不足为怪了。

相关新闻
选举顾问替哥国游说  希拉里民调下降
首例莱姆病境外移入  男子从美带病返台投票
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听证伊战问题
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赌盘看好奥巴马出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