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挖掉心脏16天 幸运换心重生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台北报导〕台大医院2月底进行了一台空前的心脏移植手术,救活了一位仅靠叶克膜续命的“无心人”,但有医师认为,这种不得已的激进作法,已挑战现行法律的死亡定义。

这名病患是六十岁的陈先生,今年1月出现感冒症状,后来急速恶化,严重喘咳到无法平躺睡觉,在台南奇美医院就医,2月12日以超音波发现罹患细菌性心内膜炎。隔天就出现肺水肿与心衰竭,紧急进行开心手术,却发现心脏感染过于严重难以修补。

切除等心 装上叶克膜维生

为避免感染扩大,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摘除整颗心脏,装上叶克膜维生,并转送台大等待心脏移植,住院时,一度并发败血症险些死亡,第十六天时,幸运等到心脏,由台大外科教授王水深主刀,进行移植,并于昨日出院。

无心手术 可能是全球首例

台大医院昨日为了这位整颗心脏被摘除,当了十六天“无心人”的病患召开记者会指出,这种无心脏状态的心脏移植,过去并无文献报告,也不曾有医师这么做,可能是全球首例。不过摘除活人心脏的作法,却引发医界议论,因为传统认定无心跳就是死亡,台大高层因而一度犹豫是否要召开记者会。

东吴法律系硕士、林口长庚外科教授林萍章表示,传统死亡要符合三个条件,包括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瞳孔放大,这类心脏被摘除的病患,虽无心跳,但其他两个要件尚未达成,应无争议。

不过,台大外科加护病房主任柯文哲却认为,这例病人在死亡判定上可能有争议,住院期间,其呼吸必须仰赖呼吸器,无法自主呼吸,因使用大量镇静剂,无法判定脑死。

此外,一般装叶克膜的病人并非一律无心跳,有些只是心跳微弱,但心电图仍有起伏,然而,这位病人却因为没有心脏,心电图就只见一条直线,这在活人身上是前所未见。

引发议论 也挑战死亡定义

柯文哲问,这位病人后来幸运地等到了心脏,但假如最后没等到心脏而死亡,法律上的死亡时间,应从何时算起?是挖除心脏的当时吗?他也没有答案。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