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医师:爱吃水果易致寒湿体质 三类人宜戒口

文 / 李璧如 (中医师)

爱吃水果易致寒湿体质。(shutterstock)
人气: 57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编者按:百病根于寒,寒湿体质多半是长期形成的。中医师说明,三类人爱吃水果易致寒湿体质,需留意。这三类人分别是:身处湿热气候,久待冷气房,嗜喝冷饮,不爱运动者:体弱疲累年老者;身处高压状态者。这三类人都属阳气不足,应当戒口。

多吃水果,不免湿热淹缠为患

台湾盛产水果,近年生产技术升级,品类更见繁多,所产水果甜润多汁,很多人爱吃。但宝岛气候湿热,四面环海,台北盆地尤其闷湿,多数人又久居冷房,酷爱冻饮,四体不勤,多吃水果徒生寒湿,久之不免湿热 1淹缠为患。

老弱患病本就阳气虚微,那堪水果寒湿痰浊相逼?多年临床经验证实,诸如上呼吸道疾患、皮肤过敏、便秘、妇科问题等,只要不吃水果都能有显着改善,我之所以提出不吃水果,是用来矫正积弊。高段修行人,吃什么都能化,当然不在此限。一般人长年积累太多寒气,水果多生食,势必耗费仅存的阳气来排寒,就此角度而论,水果是负值。

我们不吃水果的理由,是要护卫体气,储存排寒的本钱。可惜要撼动这个习性,简直比传教还难,这套思维逆转一般常规,从根柢治疗,实是条寂寞的路。

因误食水果致病,临床案例不胜枚举。一位病人分享她先生误食西瓜的经验:

先生先是喝冰啤酒出疹子,然后又坚持吃西瓜降血压,吃完就冒了更多红疹……,他怪衣服没洗干净,但我知道是西瓜、冰啤酒引起的。为此他特地去查西瓜的中医疗效,又吃光剩下的,果然脚上新出一片风疹,我说正是吃西瓜的后遗症,他听不进去。后来背上又发了好几颗寒结,他到处找虫,洗衣服、换衣服、擦万金油,但都没效。甚至认为自己发荨麻疹,一定是身体虚弱,快不行了……。

西瓜别称“天生白虎汤”,白虎汤是阳明病的用方,阳明病是大热大渴大汗出,很烦渴的情形才用,可见其寒凉,误食有时很要命。

依我看来,这位先生的寒气直接从皮肤排,这时比照发烧的处置方式,喝葱白姜粥、泡脚,总之设法发汗,这些疹子、寒结颗粒就会消失。

以下这个老病人分享的案例,柚子是引爆点,把她老公入夏以来的寒气整个引出。我告诉她,这是很好的清理,请享受过程,他会更上一层楼:

我先生中秋节搬回一箱柚子,说是客户送的,我一看到就提醒他不能偷吃,他马上说会拿去送人,但柚子却每天一点一点地减少。我紧张地叨念先生,他说每天只吃一颗而已。

当晚就说他手腕怪怪的,大半年没发作的痛风居然又发作了,我赶紧拿老姜帮他来回擦手,过了半小时,整只手肿起来,我大笑:是姜加速排寒啦!

接下来一星期,他一直低温烧、干咳、嘴破、屁股的湿疹全都回来整他。受不了手疼,他竟跑去打针消炎,结果让排寒的时程拖更长。先生发烧,我超开心地恭喜他,煮了一点姜粥,让他吃了休息。现在他睡不好、筋骨热痛,还会说梦话,应该快到医师说的排情绪了……

在较干燥的大陆型气候区,湿度相对较低,强人、常运动的人、体力劳作者,阳气不衰,可视个人条件,吃些常温或温热过的水果。在台湾若你觉得非吃不可、不吃快发疯,那就吃吧!心情愉快比较重要,后果再慢慢处理,当然白天、晴天吃较佳。重点是,必须带着觉知去吃,排寒过程自是不免进进退退,不必赶进度,只能尽力,要知道自己的“度”在那里。

平时若要解馋,可酌量吃些干燥脱水的果干、果酱,亲友馈赠的鲜果,可加热入菜;但体气已提升的敏感者,仍可感知其寒气。

一位伯伯来诊,说胃嘈杂,以前这样吃点肥肉就好了;但这回行不通,胃很不舒服。一问之下原来前晚吃了几块凤梨。“晚上吃西瓜,半暝变反症”—这话没听过吗?不止老人,一些半夜暴毙的年轻人,跟他晚间或睡前食冰冷,一定有重大关联。生冷寒凉,吃多喝多,伤了脾胃。宝岛许多湿热型的肝病患者,多属脾虚,生冷饮食,只会沉疴难解呀。

现今多数人都没条件吃水果,特别是不运动的人,身体气机如一塘死水,湿气难化,若再多食瓜果,只恐冰寒过甚!即使每天有足够的运动量、机能畅旺,足以驱散或化掉吃进去的生冷寒气,但也仅能抵销水果带来的新寒,无多余体气排除万年陈寒。身处高速运转高压状态者,多食生冷,更会绷紧全身神经筋脉气血。

不过个人情况也常变动,若偶有熬夜虚火,或不小心过食燥物,如饼干、烧饼、油条等,可喝杜仲蜜水调节;或者热症发烧后,可喝点温热的甘蔗汁。若尚在调理阶段,还是保守为宜,寒湿体质多半长期形成,先天不足,后天食凉饮冷、嗜吃水果、贪爱糕点(化热助湿)、少动多卧,这些恶习若不调整,吃什么仙丹都没用。排寒以年计其功效,慢慢调整,等到身体恢复感知与灵敏,你就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注释1. 湿热:多因外感邪气(大气蒸热及湿气),或素嗜酒酪(喜食冰寒多湿甜腻,尤其生啤珍奶),伤及脾胃,主运化的脾转圜能力低落,湿热交阻,遂形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等病机。其病变多半挟杂寒郁因素,尤以体弱疲累年老者,更须注意因寒闭寒郁而无力转圜的情况。

(网站专文、禁止转载)

书封。(三采文化提供)

(本文摘编自《病从排寒解:22个自主排寒关键,教你从饮食入手,彻底预防新病、根除旧疾、温养一生!》,李璧如,2018年,三采文化)

推荐阅读
眩晕水肿?湿气太重可带来8种病 1杯茶饮除湿
湿气是许多慢性病的源头!10大食物帮你祛湿
水果干是好是坏?营养师教你放心吃、正确挑

责任编辑:王晓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