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行善莫放心上 路竹会刊出版印度菩提迦耶行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5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十二日电)台湾路竹会编辑的“荒地之爱”会刊五月号今天出版,以藏传佛教噶举派第十七世大宝法王邀请路竹会前往印度菩提迦耶义诊为主题。台北医学大学生徐志云表示,“义诊最困难的地方,不是舟车劳顿,药物缺乏,环境简陋,而是说服自己,真的有帮上些什么忙”。

今天出版的路竹会刊,带领读者前往号称金砖四国的印度,了解台湾的医疗团跨国人道医疗援助,一路上风尘仆仆、有笑有泪的故事。大宝法王在为信众行药师佛灌顶礼时,法会邀请路竹会驻地义诊,服务当地贫苦与善男信女。

徐志云表示,“在视线以下,尘土弥漫的路边,倒卧、乞食,他们黝黑、瘦弱、也许残缺,欠缺食物、欠缺被褥、欠缺尊严,甚至欠缺完整的过去与未来。”

那么多人,叫人无法视若无睹,也因此让人不知所措。义诊团每天必须从这些人身旁穿梭而过,一个个小孩伸出手追在团员身边。徐志云表示,“和这个环境相较,我们显得太过清洁无垢,这种干净的感觉让我浑身不自在。”面对教人不忍卒睹的赤贫,他只能远离正统医学,给他们妥协的医疗。

当一位志愿服务的义工,是施素帆送自己的生日礼物,但她发现印度街道上的人和牛都消瘦,只有火车站内流窜的鼠辈肥胖壮硕,能干的她和几位义工在简陋的厨房张罗饮食,让大伙在异国有家乡口味温暖肠胃。

路竹会编辑部专员黄珍吾表示,会刊还包括印度义诊的精彩照片以及国内原住民部落义诊的影像纪录。路竹会今年获得社会资源协助病历系统数位化,其间的转折与机缘,是作者陈美娟在华航的飞机上,和Eclaire创办人徐建国读到了一篇商业周刊关于路竹会的报导。

当时除了被一群无名医生为台湾部落义诊十二年的义行感动之外,文章中一句话“每次义诊都必须带着一叠厚厚发黄的病历上山”,在整趟行程中,都跟着他们。徐建国非常爽快的答应让Eclaire协助路竹会病历表e 化的计划,可见即使一句话,也会触动人心的善念。

眼见各色人等,知识丰富的喇嘛、肥滋滋的印度大爷、瘦小的乞丐、因小儿麻痹而蟹行的孩子,已经两次前往印度义诊的台北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助理教授邓乃嘉,不禁心酸地思考人的命运与使命。

五十一名医师、牙医、实习医师、药师、医检师、护理师与义工组成的医疗团,是在去年底由印度德里机场,搭了将近十七个小时的火车到菩提迦耶。在菩提迦耶正觉寺、乡下、庙宇义诊八天,一共看诊五千六百人次。

即使大家无私的奉献,不过,行善的人不必每天把善行放在嘴上,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妇幼医院临床病理科主任陈重光指出,外交替代役男罗一钧的母亲在某次受访时,说出富含人生智慧的话:“希望爱子回来后,能把在马拉威的那一页画上句点,从零开始,不必再将马拉威挂在嘴上。”陈重光主任说,“我当如是。”

大爱不言谢,但路竹会长刘启群还是要感谢靳蓉、卲琪两位小姐,当地喇嘛义工、佛光会十七位比丘尼、中华民国驻印度代表夏立言等人的协助与翻译,看到医护人员及义工共同为贫病的人们贡献心力,不分地域、不问目的,刘启群受到一种“四海一家”的情怀,如此情操体现在这一群凡人身上,非常动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