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抢救邵族文化 生活复育园区上路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恒立南投县十六日电)邵族文化传承及发展区筹备处,今天在邵族的祖居地日月潭畔的伊达邵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由政府与邵族民族议会共同参与推动,第一个以原住民族为主体、恢复祖先共有土地的文化复育园区。

这个复育园区划设范围为一千八百九十二公顷,划分为A至G区七个主分区,分别是拉鲁区(拉鲁圣岛及祭祀地)、九份仔区、土亭头区(土亭仔、内石印、外石印及石印底)、公林及南平湖区、益则坑区、水社大山区、伊达邵及大平林区。未来三年,政府将投入五亿五千多万元经费,营造建设此一复育园区。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主委夷将.拔路儿,上午于主持揭牌典礼时表示,划设邵族文化生活复育园区,是邵族人期待已久的愿望,期许邵族同胞将母语及文化传承列为重点,而不是只着重经济生活上的发展,唯有母语的传承,才能带动其他层面的传承,邵族文化也才能永续发展。


邵族文化传承及发展区筹备处,十六日在邵族祖居地日月潭畔的伊达邵正式揭牌成立,由行政院原民会主委夷将.拔路儿(右三)、立委陈莹(左二)等人共同揭牌。//中央社 九十七年五月十六日

他强调,邵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带动日月潭区的整体观光发展,并藉由蓬勃的观光旅游活动,让国内外游客更深入认识邵族文化,因此,邵族文化生活复育园区的划设与观光发展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

邵族是台湾人口最少的原住民族,目前只有六百多名族人居住于日月潭畔。自清代以来由于汉人等外来移民的侵垦,使得邵族人的生活空间急遽萎缩艰困,加以九二一地震,其居住地遭受重创,早已式微的族群意识才因震灾重建工作的推动逐渐被唤醒。

邵族人因而开始积极争取保存与恢复邵族传统文化,并保留一定之土地及范围作为其生活与复育空间。

政府为回应此项诉求,由原民会与邵族民族议会自九十五年起开始共同研拟发展计划,历经多次与林务局、日月潭风景区管理处及南投县府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行政院于今年三月四日正式核定“邵族文化传承及发展实施计划”,自此一个符合邵族生活、就业及文化传统保存复育需要的计划正式确立。

原民会表示,邵族文化传承及发展区筹备处成立后,将负责推动这项复育区计划,象征邵族文化传承正式迈入新的阶段。

未来“邵族文化传承及发展计划”若能顺利推动,将引导政府对所有的原住民族,以更多的资源及更好的计划,积极落实原住民族政策。

今天的揭牌典礼,计有邵族代表、邵族民族议会委员、原住民立委陈莹、县府文化局长陈振盛及林务局等相关单位代表参加,典礼中安排邵族女祭司,为这项复育区计划的顺利推动祈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