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吁农业行销市场区隔 避免被对岸取代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六日电)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章真表示,台湾茶产业近年来深受中国茶影响,预期在两岸三通后,台湾民众有可能吃的是海南产的珍珠芭乐,两岸关系的趋缓,政府应更细腻思考行销台湾农业策略,为避免未来被取代,应采市场区隔。

陈章真近期在经济部投资业务处出版的全球台商e焦点中以“台湾茶农前进中国谈起”为题,发表对农产品行销中国的看法。

陈章贞表示,根据媒体报导,天福集团有意号召台湾10万茶农前往中国创业。事实上,这些年来,台湾茶农利用中国廉价劳工在中国制茶,用的就是来自台湾的烘焙设备,且制茶技术则都是由台湾的师傅前去指导,使得中国的茶叶在品质上逐渐追上台湾。

陈章贞指出,福建漳平市永福,目前是台湾以外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专区,台资茶企业就有23家,茶产品最初主要销售给天福集团,随着茶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永福高山茶”知名度的提高,台资茶企业透过台湾的行销网路,建立起自己的国际茶叶销售网,也吸引中国内地、台湾与日本等地的台资茶叶经销商前往购买。

陈章贞表示,除茶业之外,从1997年起,中国在各地相继成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以及“台湾农民创业园”,使得和台湾纬度相近,物种相似的福建与海南,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台湾果农、茶农、花卉业者与农产加工业者前往投资。

包括生产芒果、杨桃、凤梨、茶叶和冷冻蔬菜等产品,经过品种改良和努力经营,目前产品不见得会输给台湾,但生产成本和价格却远低于台湾。

据统计,2006年台资农企业从福建漳州海关区直接出口了农产加工品达美金3.79亿元,占漳州市农产品直接出口的53%。

陈章贞认为,在两岸三通之后,台湾民众极有可能吃的是海南产的珍珠芭乐,喝的是福建产的乌龙茶。

陈章贞表示,从这样的发展观察,建议台湾生鲜水果等农产品不应全寄望中国市场,否则假以时日可能会被中国取代,现在两岸关系的趋缓,应该是政府考虑采取不同行销策略时机。

陈章贞举例,例如可以像销往日本的爱文芒果一样,针对特定的外国市场,开发一些优质品种的农产品,成立生产专区,走高价位精致品的路线,如此一来,也可以与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产的生鲜农产品做市场区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