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海沉船逾500艘 水下考古值得发展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0日报导】台湾水下考古专题(2)(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20日电)依文献所载沉船记录的非正式统计,目前台湾海峡海域约有500多艘沉船。行政院文建会近年进行台海全面普查,已在部分海域探测到10几艘沉船,水下考古将是值得发展的研究领域。

已故潜水专家黄加进,约20年前发现澎湖将军一号沉船文物,政府并在2005年修正发布文化资产保存法,只是受限于人才与技术,发展有限。“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透过寻求国际合作,让台湾水下考古大幅进展,不会落在国际潮流之后。

文资总处研究传习组组长李丽芳说,澎湖马公港因淤积要进行濬深,有人提报海底疑有古代沉船,依文资法须文建会调查真伪。因此文建会低调与法国主管水下考古的国家单位“马赛水下考古中心”合作,并于2006年7月签订4年的合作备忘录。

李丽芳指出,这项跨国合作非常重要,只要台湾有任何水下考古的需要,法国都愿意协助,台法双方合作至今,已出版两本专书。

为了马公港濬深,李丽芳说,文建会同时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的臧振华教授、中山大学海洋科学院合作。2007年3月在马赛水下考古中心的7名专家协助下,进行港区水下考古探勘与研究,结果确认没有传说中的古沉船残骸或碎片,濬深工程才得以继续。

李丽芳表示,这次台法合作水下考古探勘,对台湾水下考古是很好的发展历程。2、3年来,文资总处与中研院及中山大学继续合作,针对台海海域进行优先顺序的普查,从澎湖海域到台南安平海域,都按部就班的去探测、了解,并将依探测结果进行发掘与保存。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人类学组主任何传坤说,国外水下考古已经进行半世纪,大家比较知道的都与沉船有关。中国大陆近20年也开始做水下考古,但技术不够成熟,发现20年的南海一号沉船,至今仍不敢发掘。

何传坤说,台海两岸从元朝就已有船只往来,由于天灾、人祸,台湾海域沉船非正式统计有500多艘,留下了珍贵的水下文化资产。至于如何探测,就需要水下考古学。现在主要由拥有贵重仪器的中山大学普查探测5个敏感区域,并在2个区域感应到10几艘沉船。

李丽芳表示,从台南安平附近海域远到澎湖群岛,由于郑成功来台经此水路,推测会有水下文化资产。但因民间打捞盗取古物者仍多,政府要加紧水下考古脚步,也要宣导水下考古不是为挖宝,是为学术研究与历史文物保存。

文资总处筹备处主任王寿来说,台湾是海洋国家,400年来与中国水上往来很多,沉船也很多,所以要加强水下考古。过去受技术、人才限制,因此将积极推动海域普查、人才培育、研究水下考古技术与出水文物修复保存技术,以及国际合作、水下考古观念推广等工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