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波希米亚玫瑰之地

契斯凯布达札维﹙Ceske Budejovice﹚

文/ 摄影 意文

人气 23
标签:

南波西米亚地区,多是未经污染的森林、湖泊及秀丽的山景,为捷克人公认如“玫瑰之地”般美丽的地方,因受到历代王公贵族钟情,所以处处可见城堡遗迹。

契斯凯布达札维﹙Ceske Budejovice﹚,建于1265年是南波西米亚的首府,位居马歇尔河(Malse)和伏尔塔瓦河(Vlatava)的汇合处。当时是国王普热米斯尔‧舆托卡二世(King Premysl Otakar II)管辖的皇家殖民地。公元1832年时,是全欧洲大陆第1条铁路的起点,开往奥地利林兹(Linz),因此带动周边地区工商业的繁荣。


街景

街景


街景

街景

13世纪时城镇由捷克人建造,但后来德国商人逐渐移入城镇,因此在1 4世纪时,小镇已经失去了捷克的风格。二次大战后,德国将有半数以上德国居民的小城割给捷克。1945年已少见德国居民,但市街及建筑仍带有浓厚的德国情调,可以说是最具德国风情的捷克城市。

尽管经历了大火以及政治经济的变迁,它仍保有大量的中世纪风貌。199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人类遗产。

捷克最大的广场──普杰米司拉广场(Namesti Premysla OtakaraⅡ)

普杰米司拉广场﹙Namesti Premysla OtakaraⅡ﹚长、宽各133公尺,是捷克最大的广场。四周尽是美丽的传统建筑,三、四层小楼高,镶叠鲜艳的红屋瓦,漆着各色柔和色彩屋墙,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


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

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


镶叠鲜艳的红屋瓦,漆着各色柔和色彩屋墙

不管是十八世纪哥德式的拱廊,还是新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等样式,这里的浮雕装饰显得朴素、不花俏,窗台、屋檐也都是简洁的样式。没有华丽装饰的房子,却透露出寜静悠闲的风貌。


捷克最大的广场──普杰米司拉广场(Namesti Premysla OtakaraⅡ)

捷克最大的广场──普杰米司拉广场(Namesti Premysla OtakaraⅡ)

一楼长长的拱廊做为商店街,最具地方特色的纪念品是碳心铅笔及波希米亚水晶玻璃。广场是市民日常购物和聚会的主要场所。


街景

街景

捷克最大的喷泉──参孙﹙Samsonova﹚降狮喷泉

广场中央竖立着一座18世纪巴洛克式的喷泉──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参孙降狮”。于1721~1726年间由波亚米亚的雕刻家所做。描述旧约圣经中力大无比的勇士参孙。其爱人莎玛德在一场战斗中被参孙误杀,莎玛德的妹妹黛莉拉决心替姐姐报复。黛莉拉色诱参孙,将他具神力的长发剪掉,卖给敌人当奴隶。眼盲的参孙受尽屈辱,终等到头发再度长长后,重获神力。

这座全捷克最大的“参孙降狮”喷泉,不但是艺术品,它还引自伏尔塔瓦河水﹙Vltava﹚供全城饮用,更具调节水源的重要功能。


捷克最大的喷泉──参孙(Samsonova)降狮喷泉

捷克最大的喷泉──参孙(Samsonova)降狮喷泉

市政厅﹙Town Hall﹚

广场的建筑物中,最显眼的是广场西南边、有钟台,浅灰蓝色外观的市政厅大楼,
这座受波希米亚建筑建筑影响的大楼造型,建于1555年,1730年时在文艺复兴式的市政厅基础上再增修巴洛克式的立面,加上两边民宅扩建,呈现出这样的雄伟外观。

中央跟两侧有三个洋葱型的圆塔,屋顶正中央立有山形墙,边缘圆弧状收尾就是波希米亚建筑特有的模式。正门上四座雕像分别象征着“公平、勇气、智慧、 谨慎”四种美德。不但华丽,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价值观。


市政厅(Town Hall)

东北对街则是高耸的黑塔


公平、勇气、智慧、 谨慎

市政厅屋顶上四座石雕人像,象征着勇气、正义、勤奋和智慧等美德。

古老旅馆“Hotel Zvon”

广场东南侧的古老旅馆──具有百年历史的兹芳饭店﹙Hotel ZVON﹚,二楼餐厅是知名的捷克查理餐厅﹙Česká Rychta﹚,除了烤鸭有名外,牛排也是相当讲究,据说请的是法国蓝带厨师亲自掌厨。餐厅呈现二十世纪初的贵族典雅的气氛,一直以来生意兴隆、门庭若市,是小镇用餐的好地方。

广场西南角是旅客服务中心及市政厅。而东北边是旧城区的地标-黑塔﹙Black Tower﹚,建成于1577年,高72公尺,除具大钟报时的功用外,也具监控火灾状况的功能。黑塔旁为圣尼可拉教堂,建于14世纪,经过多次改建,目前外观为巴洛克风格建筑。


百年兹芳饭店(Hotel ZVON)

百年兹芳饭店(Hotel ZVON)

爬上225个阶梯,绕过五座大钟,登上了顶端的展望台,居高临下的最佳角度,能俯瞰整个广场及契斯凯布达札维近郊全景。

让你回不了家的 漂泊石﹙Wondering Stone﹚

在“参孙降狮”喷泉旁,往兹芳饭店方向走几步路的地上,可以发现一块与其它地上都不同的石块,上面浅浅的刻有十字。这就是传说中的“漂泊之石”。1470年,为纪念十位青年为反抗当时政权而在此被处决而设。整个广场在1937年改铺上水泥地砖,唯有这一石块是从15世纪保存下来的。

几百年来的传说:只要你不经意踩上这块漂流石,在晚上十点还没回到家,那就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到这里,还是小心的避开它吧!


漂泊石(Wondering Stone)

小城故事:百威﹙Budweiser﹚啤酒

公元1265年,在波希米亚国王,普勒米斯奥托卡二世建立起契斯凯‧布达札维城的同时,特许小城开始酿制啤酒,并以其德文原名“Budweise”为产品命名,当地人则昵称它为“Budweiser”。

世界销量最多的啤酒之王,很多人爱喝的百威﹙Budweiser﹚啤酒,很少有人知道真正原产地并不是美国,而是捷克的契斯凯布达札维﹙České Budějovice﹚,所以也叫“百威城”。百年小城故事,就从二次大战说开去……

捷克百威“Budweiser/Budvar”啤酒公司,与美国百威的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拥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捷克百威公司有幸躲过二战中盟军的轰炸,生产设备完好地保存下来。战后,捷克政府将公司收归国有,成为捷克政府稳定的财源之一。

捷克百威啤酒和一般啤酒酿造方法略有不同,酿好的酒须要贮藏一段时间待熟,又因当地的啤酒花味道芳香,酿出的酒特别醇厚味美。美国酒厂来此观摩,向捷克买回啤酒花,开始以同样技术在美国酿造啤酒。并将产品也定名为“Budweiser”。当时由于相隔遥远,也缺乏商标权保护法的规范,与捷克百威同名的美国百威啤酒,就这样堂而皇之地问世了。


百威啤酒公司

百威啤酒公司

1890年,捷克百威正式作全球商标登记,并和美国酒厂签定协议:各自分别在欧洲、北美洲销售。后来美国百威企图买下捷克的股份未果、又因不再向捷克采购啤酒花,使捷克政府不悦,双方开始打起侵权官司。这一打就是百年的时间。

经过了多次商谈,双方在1911年达成妥协,美国百威获得在美国市场使用 “Budweiser”商标的权利,两公司于1913年签订了双方第一个正式协议,协议规定:美国百威不得用“Budweiser”的商标在欧洲市场销售产品,而在世界其他市场允许存在。商标权之争一度趋于平静。

但美国百威始终没有放弃将捷克赶出美国市场的努力。1939年,美国百威公司终于取得在美国使用“Budweiser”、“Budweis”及“Bud”等一系列商标的权利,捷克百威因此从美国市场销声匿迹。

百年来,美国百威啤酒在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即便这样,美国百威的野心始终没有放下。从1991年到1996年间,双方进行了多次商谈,希望收购捷克百威公司,但捷克政府没有同意。而近年来,美国百威和捷克百威的商标官司仍然断断续续在许多国家进行着,双方各有胜负。

啤酒商的百年战争,早该在 2000 年就落幕下台。当时英国法院裁决,两家公司可以共享“百威啤酒”这个名字。2005 年时,美国百威又引用新进的欧洲商标指令提出:两个相同的商标,是以谁先注册来当做判断依据。

2007年欧盟已准许美国百威在欧洲注册百威啤酒(Budweiser)的商标,可在欧洲30个国家销售,此裁决是一大突破。2008年,捷克百威由于商标上的纷争,出口美国市场时,不得不冠以“Czechvar”商标。据2008年07月15日新闻,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以每股70美元的收购美国百威啤酒公司。近年,捷克政府面临财政困难,政府内部不得不酝酿将该公司进行私有化出售。不少知名的国际啤酒生产商都对收购捷克公司表示兴趣。
……剧码还在继续上演中。

当年,“Budweiser”在与德国制作啤酒的激烈竞争中诞生,又和美国百威抗衡了近百年后的今天,最终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对捷克人来说,“Budweiser”不仅是啤酒的品牌,是捷克历史与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捷克民族的骄傲。@*


街景

街景


街景

街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奇特的旅游新趋势:搭机时什么事都不做
专家推荐搭机前吃这种水果 让飞行更舒适
什么是鸟击? 飞行员应该如何处理?
飞机乘客登机时 空服员有哪些事要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