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经济严重恶化 马英九急寻对策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万平综合报导)台湾经济出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召开财经紧急会议、讨论对策,他坦承经济情况超出预期,指示政院三个月内在出口产品多元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在下阶段全球竞争中确立台湾发展利基。

2008年上半年,先是国际原油及粮食价格上涨,民众忧心物价;到了下半年,金融风暴引发国际倒风,民众又转而担心国际景气衰退直接影响以出口为主的台湾经济。

马英九表示,主计处18日公布最新经济预测,去年第四季经济负成长8.36%,今年全年经济负成长2.97%,都是史上最严重衰退。希望提出更有力道的政策,并坦承这次经济衰退的幅度超过预期。他并在会中强调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希望尽早签订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

台学者指政策失误所致

马政府一直将景气严重衰退归因于国际因素,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向恺撰文指出,台湾金融体系受创程度并非最严重,但台湾的失业率、出口衰退幅度甚至2009年经济成长率预测值皆居亚洲四小龙之末,英国《经济学人》甚至认为台湾是整体经济表现最差的国家之一。马政府对台湾经济问题认知错误,以及“亲中”的经济发展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马英九强调,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是政府两岸关系的重点,应正视两岸经贸现实,建构合理框架,在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前提下,签订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

林向恺表示,马政府认为只要经济有成长,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却忽略了当前台湾经济问题在于工作机会因产业无节制外移而增加缓慢。

他直指,台商投资中国占GDP的比重由1999年的0.5%飙升到2007年的2.61%,此种无节制的开放间接降低厂商在地转型升级的意愿。台湾对外投资80%集中在后进国家的结果,令台湾快速流失旧的工作机会,而新的工作机会则因新技术及新产品生产移入台湾不够多而增加缓慢。

台商到中国投资,台湾机器设备以及半成品原物料出口大陆愈多,表示愈多的台湾工作机会为台商在中国所创造的工作机会所取代;同时台湾的经济依赖于中国的经济状况也愈严重。

外资纷撤退 鼓励台商前进

金融海啸令很多人苦不堪言,但多位经济大师都对前景感到悲观,美国总统高级经济顾问沃尔克担心全球经济下滑的速度可能比上世纪大萧条时更快,危机终结之日尚未可见。

马政府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开放12吋晶圆厂,鼓励台商将台湾资金搬到中国创造工作机会,而政院为抢救经济成长率,所提出的“新郑和计划”亦将“强力拓展中国市场”列为重点。忽视了经济发展过分集中在中国的风险。

依IMF最新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成长率将降为5%,当中共当权者都在为中国未来社会,因失业及所得分配不均等问题所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而担忧时,马政府非但未严肃思考如何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反而更加速对中国经贸开放,无异让台湾的生存与发展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之中。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大陆出口衰退幅度创13年来最大,同比跌幅达到17.5%;而进口则同比衰退43.1%。当大多数外资纷纷撤离中国时,台湾马政府鼓励台商赴中国填补缺额,中国的民生工业是以出口为导向,重工业为国家所掌控。

赴中投资的外资,多为人工密集产业,去年以来或是之前的黑心商品,严重打击中国外销产品商誉,再加上金融风暴肆虐,中国工厂倒闭潮时有所闻,马政府此举,实将台商推向未知的困境。

台湾经济大衰退

主计处估计,因新台币贬值和经济负成长,每人平均国民所得,从去年17,576美元跌到今年的15,957美元,减少近1成。

初估台湾失业人口增加27.2万名影响51万家庭;出口衰退1兆1,096亿元(319亿美元),出口率负成长20.1%;国民生产毛额(GNP)12兆4,975亿(3,593亿美元)比去年减少了1,996亿(57亿美元);民间消费减少1,666亿元(48亿美元),消费者物价年增率(GPI)-0.82%。

民间投资重挫,估计今年民间投资将大幅衰退2成以上,除表现在资本设备的进口已连续9个月负成长,高科技产业中的半导体及面板“两兆产业”已沦为艰困产业,投资计划几全部停摆或延缓,加以房屋建筑及其他产业在全球经济大衰退下,投资全面萎缩。

台湾经济下滑受到在野绿营批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21日开幕的民间国是会议上,正式要求撤换内阁。(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