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劳参率续下滑 2月失业率恐面临严峻挑战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何旭如台北26日电)今年1月失业率5.31%,创史上第四高,随新年后临时性工作减少、劳动参与率连2个月下滑,2月失业率恐面临严峻挑战。学者呼吁,促进就业政策应细腻执行、社会救助政策应速出炉。

行政院主计处今天公布1月失业率5.31%,创民国67年调查以来同月新高,失业人数57.8万人,也为调查31年来新高。

主计处四局副局长黄建中表示,根据过去资料观察,过年后会有季节性临时性工作减少、失业率上升等现象,今年 2月失业率恐面临严峻挑战。

他表示,失业率为经济发展的落后指标,除非经济能转趋成长,否则失业率恐难明显转佳。

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辛炳隆表示,今年 1月有新年、消费券等因素,原本预期失业率应可略得改善,但仍较上月增加0.28个百分点,代表消费券等恐未达应有的刺激效果。

他表示,1月劳动力参与率持续下降,为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的警讯。

根据主计处统计,1月劳动力参与率58.02%,较上月减少0.18个百分点,为去年12月以来,连续2个月劳参率下滑。

辛炳隆解释,景气开始衰退之际,劳动市场会产生“附加工作者效果”,例如因家中有人失业、遭减薪等,导致家里原先为非劳动力的成员被迫出来找工作,由非劳动力变成劳动力,因此经济走衰初期,劳动参与率、失业率会双双走扬。

他表示,不过当经济衰退到一个阶段,就会发生“怯志工作者效果”,就是失业者想找工作但一直找不到,最后干脆放弃,最后由劳动力转入非劳动力,使劳参率转为下滑,这些人也变成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且随时可以开始工作的“怯志工作者”。

辛炳隆表示,因怯志工作者属于非劳动力,在解读失业率时有遭隐性化的问题,若把“怯志工作者效果”也考虑进去,将使实际失业问题更严重,连续 2个月劳参率下降,是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的警讯。

此外,辛炳隆指出,政府推出的促进就业方案“已经够多了”,若要真正改善失业问题,而非仅改善表面失业率,政府应提升促进就业措施的执行细腻度,及政策的成本效益。

他举例,短期促进就业方案中,政府公部门需配合释出工作机会,有些部门解雇既有外包商,以便有职缺释出,但这只是让失业者换人当,这样的政策无法创造加乘就业效果。

此外,学者呼吁,保障弱势失业族补助的社会救助、所得保障政策,也应尽快出炉。

辛炳隆举例,近期接触到一位40余岁的单亲妈妈,为一年以上失业的长期失业者,虽符合促进就业方案申请门槛,但受限于仅有高中毕业,至今仍失业中。

辛炳隆表示,此例子说明政府至今推出的抢救失业方案,因设有学历等门槛限制,有一群弱势失业者根本拿不到政府任何补助,建议政府应加强弱势失业者的救助。

景气不见起色,失业问题持续恶化已非新鲜事,政府虽推出众多促进就业措施,但也应行动式检讨,包括实施对象是否适宜、机制是否合理,才能避免浪费公资源,也才能真正改善失业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