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里山铁路司机集体请辞 森铁民营化现危机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10日电)阿里山樱花季将自15日登场,但却在最需要旅客输运的时候,传出阿里山森林小火车司机集体请辞消息,虽然营运公司努力疏通,已有多人拿回辞呈,但也暴露铁路民营化后的问题。

与中华民国同岁的阿里山森林铁路,自民国元年(1912年)通车以来,搭载无数旅客的欢笑声上阿里山,但自从去年政府将阿里山三合一BOT案交付民营后,却风波不断,农委会、交通部等4单位上个月甚至还受到监察院提案纠正。

阿里山“三合一BOT案”,是指阿里山铁路及沿线各场站的委托经营OT(营运、移转)、阿里山森林游乐区2.2公顷兴建国际级观光大饭店BOT案、嘉义市北门车站0.9公顷土地开发案。

这也阿里山森林铁路营运近百年之后,首度的森林铁路民营化方案。以建筑业起家的嘉义宏都建设公司,于2006年1月通过民营化招标的合法程序,以唯一参与投标者,取得阿里山“三合一BOT案”,预计投资新台币17亿元进行开发。

去年6月19日,宏都公司接手经营阿里山森林铁路之后,陆续有卡玫基、凤凰、辛乐克、蔷蜜等台风侵袭,在强风豪雨的肆虐下,使得阿里山铁路柔肠寸断,其中樟脑寮路段(23.5公里)因崩塌严重,路基全部流失,目前尚未完成修复。

林务局在灾害发生后,动用天然灾害预备金,依BOT合约规定,由政府支出80%、民营公司支出20%修复,但是,宏都公司却提出反对,认为路基流失、滑落当天,并没有下雨,不能算是天灾,灾害是林务局先前未做好水土保持所致,因此拒绝支付20%的修复费用。

双方协商不成,于是暂停修复铁路,如此一来,铁路无法营运,就有铁道员工薪资被减半,有员工被迫休无薪假,也有顾问被解聘,先前就有员工,因受不了长期半薪,或因薪资不稳定而自动请辞。

铁路无法正常营运后,宏都公司为了抢攻今年新年旅游商机,于今年元月16日起改以接驳方式通车,不过,小火车开到23.5公里处的坍塌段时,所有乘客必须下车,步行20几分钟、约500公尺的山路后,再从铁路另一端上接驳车。

再者,阿里山铁路进入高山之后,沿途地质不稳定,过去经营的农委会林务局嘉义林区管理处,每年都编列大笔预算,添购钢轨、枕木及道渣等备料,以便随时更换、补充,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阿里山森林铁路民营化后,宏都公司以合约及民法物权篇“主物之处分及于从物等精神”为由,要求林务局将价值数千万元的钢轨、枕木及道渣等剩余备料,全部移交民营公司使用,等到33年期约届满后,再以相同数量返还。

但是,林务局并不同意这种做法,官方认为铁路钢轨、枕木及道渣等资材,是全民共有的财产,建请民营化的公司向林务局价购或自行采购,由于双方各持己见,宏都公司因而请求森林铁路营运管理委员会仲裁。

最令阿里山铁路司机员工自救会诟病的是,铁路钢轨、枕木及道渣等耗材,是维持铁路正常营运、小火车行车安全的最基本要求,尤其阿里山铁路行经潮湿多雨的高山,钢轨容易磨损、枕木容易腐朽、道渣容易流失,基于行车安全,民营公司有责任义务办妥备料。

一位由林务局转任的余姓小火车司机坦言,司机员请辞的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之一是每次开车看到钢轨磨损、枕木腐朽也不汰换,总是让他胆战心惊,因为2003年3月1日发生小火车翻覆,造成17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的殷鉴犹在,万一发生意外,谁来负责?

另一位司机员也说,阿里山森林铁路的维修保养,是需要高度技术与专业要求,连有数10年营运经验的林务局,对于铁道维修尚且战战兢兢,都还免不了小火车翻覆,如今民营公司的处置,的确令人捏一把冷汗。

凭心而论,阿里山小火车司机的集体请辞,只是暴露铁路民营化后的冰山一角,最近网路上有人引用电影“海角七号”里的台词:“山也要BOT,海也要BOT”来形容阿里山三合一BOT案,讥讽有关单位“凡事都要BOT”。

也有人在网路里模仿电视“蓝色蜘蛛网”的台词:“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政府官员的无能,还是历史的纠葛,让林务局急着要把阿里山铁路OT(Out)出去,让我们看下去……。”

关心阿里山森林铁路的网友们,以网路搞笑版来反映他们的无奈,但当初政府一意孤行,不顾民间舆情反对,急着把阿里山三合一BOT案推出去,为何没想到这些后遗症呢?

曾任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科学系讲师的铁道专家苏昭旭,对于风灾过后的阿里山铁路有一个很传神的比喻:“阿里山铁路像是个老妇人,发生车祸后,被送到急诊室,家属为了谁出保证金、谁要分遗产而争吵;没有人要签字,所以先暂停动急救手术……。”

一段60多公尺长的坍塌,并非多大的灾害,却因森林铁路民营化后的繁琐行政程序,拖到目前还未修复,甚至引发小火车司机集体请辞,套句苏昭旭的话:“阿里山铁路的存续危机真相是人祸,而非天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