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博士生面包传爱 屏东山地乡学童献艺报恩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程启峰高雄16日电)高雄医学大学牙医研究所博士生王常如在屏东县三地门乡作研究,为一圆当地学童吃面包梦想,3年来在高雄募集爱心面包送上山风雨无阻,学童今天至高医献艺报恩,场面温馨。

屏东县三地门乡赛嘉国小师生感谢王常如长期来募集爱心面包上山相送,下午至高医大附设医院献艺慰问患者,学童身着排湾族传统服装,带来象征排湾族最高敬意的“老鹰之舞”等排湾族传统歌舞表,为医院增添朝气及活力,吸引不少患者围观,其中不乏吊着点滴,坐着轮椅前来的。

促成这场表演的幕后推手是每周送上千个爱心面包上山的高医大牙医研究所博士班学生、辅英科技大学讲师王常如。小朋友的演出看在她眼里更是感触良多,她娓娓道出3年多来风雨无阻上山送爱心面包的历程。

这段爱心面包故事的缘起是,王常如多年前为完成一纸槟榔研究报告只身上山至三地门乡走访当地耆老,发现当地学童身材普遍比平地学童瘦小,经她多年来深入探究下,惊觉当地学童由于物资缺乏,普遍营养不良,且山上连一家面包店也没有,由于交通不便,吃面包竟成为当地学童的奢求。

为一圆山上学童吃面包的梦想,王常如下山后即向各面包店张罗面包,刚开始常被店家误以为是诈骗集团而四处碰壁,从屏东县找到高雄市,王常如不顾面子,不理老板白眼,愈挫愈勇,3年多前终于感动高雄市一家面包店率先响应,并在店家协助牵线下,如今已有高雄县市16家面包店加入捐赠爱心面包行列。

每周一天这16家面包店会多做一些面包,由王常如等人募集后送上山,迄今已送出数万个爱心面包。

王常如回忆这段往事说,当时她经三地门乡公所员工、当地头目家族归丽卿引荐下到当地海拔最高的学府三地国小德文分校参访,问学校老师孩子们最需要什么?学校老师竟说“面包”,而不是金钱,她当下十分震撼,下山后于是展开这段为山上孩子圆梦的旅程。

王常如表示,她于是每周一天和就读高医大学的死党洪丽丽、黄德惠,在高雄县市各面包店收面包,常至中午才收齐上千个面包,再一起开车送爱心面包上山,为赶在下午学童放学前送达,因飙车超速被开罚有如家常便饭。

她说,她也曾遇台风山路坍方,唯恐面包无法送达,在路边急得掉泪,经由三地门乡公所派员协助,才把面包如期送到小朋友手里,每年至少送5万个爱心面包,乐此不疲。

王常如的爱心面包故事也感染了嘉义“嘉邑行善团”志工们将爱心触角伸到这块偏远山区,他们获悉联络雾台乡大武村至佳暮村的大桥被台风冲毁多年,苦无经费重建,村民通行在现行简陋木造便桥上,险象环生,于是募款新台币1000多万元于今年初动工为当地断桥重建水泥桥,预计今年5、6月可通车。

王常如认为,值此大环境不景气,社会的需要的是“雪中送碳”而非“锦上添花”,她将爱心面包送上山一路走来,让她学会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做更有效的运用,让社会的爱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事实上,送爱心面包也送出三地门乡的商机,王常如近日已成功为山上有机蔬菜找到行销通路,高医附近就有多家餐厅除答应向三地门乡购买有机蔬菜,店家也愿意将厨余捐给乡民作有机肥及手工肥皂等,增加乡民收入。


高医大博士生王常如(前右)在屏东县三地门乡作研究,3年来募集爱心面包送上山风雨无阻,乡长包水生(右2)16日率当地学童至高医献艺报恩。//中央社


屏东县三地门乡赛嘉国小师生感谢高雄医学大学学生长期募集爱心面包送上山,16日至高医献艺慰问患者,为医院增添朝气及活力。//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