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台币重贬 钢铁业利弊互见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邱国强台北2日电)新台币兑美元汇率今天创下22年来新低,对钢铁业影响各有不同。外销比重相对较高的中下游厂因此受益;条钢厂则无太大影响;向海外购料的上游厂,则须负担可观汇差。

新台币兑美元汇率今天以35.174元兑1美元作收,创下民国76年以来的新低。一家上市钢厂主管明白表示,全球钢市景气低迷,去年底以来外销订单少得可怜,但靠着新台币贬值,“好歹补一些回来,加减补啦”。

属于不锈钢加工暨物流厂的大成钢,在美国拥有规模不算小的销售通路,在国际镍价重挫及出清库存考量下,大成钢美国子公司1月间将当地售价大举调降30%,果然吸引买盘进场,销售量大增95%。但看在钢铁业界眼中,其实是流血大清仓。

经过结算,大成钢1月份在本业方面,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光是当月的汇兑收益就有新台币0.5亿元,相抵之后,公司当月反而还有0.21亿元的税前盈余。法人评估,以新台币2月贬值幅度之大,当月仍将有汇兑收益可期。

钢镀锌、烤漆厂烨辉也是一例。

1月份,烨辉出货量为6万吨,与去年12月相仿,并未受当月工作天数仅17天的影响,而盘价也几未调整,却能出现0.4亿元的税前盈余,一扫去年12月仍处于亏损的阴霾;原因一样,也是拜新台币贬值之赐。

生产钢筋、型钢等建筑大宗用料的条钢厂,则是有惊无险地躲过新台币贬值的伤害。

国内如东钢、丰兴、威致、海光等条钢厂冶炼所需的废钢,去年进口比重达5成,若今年以来持续如此,这些条钢厂均将成为新台币贬值的受害者。

不过,国内钢筋行情去年下半年大幅反转,需求急冻,产量大减,条钢厂对进口废钢采购急踩刹车,东钢、丰兴去年第3季起就几乎只采购省产废钢,而威致、海光也只少量采购进口货,新台币贬值对条钢厂的影响因此不大。

位居最上游的中钢,由于需向海外进口原料,新台币贬值带来的冲击因而最大。

国内法人评估,中钢外销比重已降至20%出头,在新台币贬值趋势未变下,即使有外销汇兑收益相抵,中钢第1季受新台币贬值影响而需多支出金额将逾7亿元。

中钢主管对此表示,公司内销盘价是以开盘当天汇率及当时国际行情订价,等于每次开盘就避险,新台币贬值虽使进口成本攀升,但营收也随之上扬,且“100%反应”,可一定程度地抵消攀升的进口成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