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落实自偿性公共建设 方能提振信心与投资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素蓉台北8日电)邮局明起禁收企业大额存款。由于缺乏低风险投资工具,市场资金近半年来大量转向定存。学者建议,应落实自偿性公共建设,营造信心氛围,透过乘数效果,方能具体提振民间投资。

去年9月爆发雷曼风暴后,全球股市崩跌,国人大举汇回海外资金,但这些钱却都选择回到最安全的避风港–定存或定储。

从央行统计数据就可看出,自2008年10月开始,个人及企业定存(包括定存与定储)年增率飙扬至10%以上,从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年增率依序是10.42%、10.75%、11.96%、10.81%。

央行三大货币总计数的统计也可以看出市场游资充沛,而且大量转往定存。

央行最新公布1月M1A、M1B、M2等三大货币总计数年增率4.84%、1.79%及7.17%(调整季节性因素分别为0.91%、0.01%及6.78%)。

今年央行今年M2成长目标区为2.5%至6.5%。1月M2年增率立即超越原订目标,这显示广义的货币实在太多,也代表存款太多。

虽然1月份M1B年增率是近一年来首度由负转正,代表资金有回到股市的趋势,但显然回到股市的资金还不够多。

宝华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国源分析,中华邮政公司禁收企业定期存款,这代表台湾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产业虽然苦于缺乏资金,但仍有些企业拥有雄厚资金,在市场不确性前题下,特别重视风险规避,邮局就成为最安全避风港。

受惠于中国家电下乡政策奏效,台湾面板、半导体等厂商近来都接到急单。

不过,梁国源表示,急单并不会使厂商有正常投资行为,因为以往一次给三个月的订单,现在改成一个月、一个月下单,也可能由一个月改成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下单。未来订单不明朗,厂商就不可能有信心。

若能创造出一个令人有信心投资氛围环境,让手中握有现金的厂商可以选择比定存更高收益投资机会,就能有效引导市场游资,参与政府公共建设、民间投资,或是投入股市,进而活络整体经济。

中国透过扩张财政政策,补贴农民购买家电,让家电下乡政策,化为扩大内需具体动力。

梁国源建议,货币政策工具是被动的,目前台湾政府也应透过扩张性财政政策,特别是扩大内需要赶快执行,因为政府支出对提振信心与经济成长率是最直接。

他分析,一旦政府扩大公共工程支出,就会带动一连串产业效应,有厂商接获工程订单,有所得,就会有更多民间消费,一连串乘数效果,就会营造出无数机会与有信心的投资环境氛围。

他具体建议,台湾应落实自偿性、且能引发大众共鸣的公共建设,一个“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的很大政府投资案。一个不会造成后代子孙财政负担、且是全民乐见的大型公共建设,才能提振信心与民间投资。

今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已连续3个月回升。有些经济学者认为,中国扩大内需政策已展现一定成效。那么台湾扩大内需政策成效呢?这正考验政府官员的执行魄力与智慧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