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扩大公建案提振景气 预算执行效率受关注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周永捷台北10日电)立法院三读通过扩大公建特别预算,相较于扮演“特效药”的消费券,特别预算是维持经济成长的“维他命”,特别预算能否因应险峻经济情势,将登场的行政团队预算执行效率受关注。

立法院今天三读通过“98年度中央政府振兴经济扩大公共建设特别预算案”,岁出原列1506亿元6378万4000元,减列15亿127万8000元,改列为1491亿6250 万6000元,全数以举借债务支应。

特别预算案审查过程,首先发生“消费券包裹特别预算”争议,最后敲定分开处理,并在上会期先通过扩大公建法案,扩大公建预算案留待这个会期处理。这会期审查过程中,不仅部分国民党立委认为预算案未反映地方建设需求,民进党团也紧咬特别预算案“缺乏细目、浮滥编列”。

国民党籍立委吴清池认为,行政部门编列预算时,直接与县市政府联系,跳过区域立委,无法真正了解地方建设需求;民进党籍立委潘孟安表示,预算案内容没有细目,也没有效益评估,违反预算法精神。

不过,对于行政部门而言,不同于发挥短期刺激消费效果的“特效药”—消费券,着重基础建设的扩大公建特别预算可谓维持中长期经济成长动能的“维他命”,具体目标就是“改善失业”以及“提升经济成长率”。

在提升就业部分,行政院表示,特别预算案平均每年可创造18万到22万的就业机会;经济成长率部分,特别预算执行完毕后,平均每年可提升1.02%的GDP,透过特别预算的投入,预计今年经济成长率可维持-2.97%。

特别预算虽然已经在立院三读过关,但接下来能否达成预定目标的关键在于“执行效率”。行政院长刘兆玄曾表示,此案成败因素在于要“快”,执行时一步都不能松懈;刘兆玄也要求特别预算执行率要到8成以上,若计划失败,他会知所进退。

然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立法院为避免中央、地方执政政党不同,影响特别预算执行,立法院三读通过特别预算案时也通过决议,授权中央政府,可以跳过县市,直接委托乡镇市公所执行预算;不过,这也引发朝野立委质疑地方政府执行效率。

国民党籍立委罗淑蕾表示,立院去年通过583亿元的扩大内需预算案才刚完成发包,执行效率尚未知,行政院又编列庞大的特别预算,地方政府如何消化?民进党籍立委黄伟哲认为,行政院先前才说扩大内需预算地方执行不力,现在反倒要交给乡镇市公所来执行,将特别预算用资源分配方式来处理,有绑桩之嫌。

马政府上台以来致力提振经济,继扩大内需、消费券、减税方案等政策后,行政院力推的扩大公建特别预算案,究竟是救经济的“压箱宝”?还仅是一剂“止痛药”?端看行政团队如何确实执行预算,以及立法院后续监督,替全民创造特别预算最大加乘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