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明将玻璃总经理林肇睢行动爱台湾 投身环境公益志业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品竹/专访)“台湾按怎看、按怎水(怎么看、怎么漂亮 ),为什么每一次台风豪雨来就群山变色?咱们的蝴蝶、鸟仔、昆虫种类这么丰富,为什么数量却愈来愈少?”为让台湾这个美丽岛屿再现婆娑情境,台明将玻璃总经理林肇睢展开了环境公益志业,以行动力来建设家园。

草地囝仔(小孩 )出身的林肇睢,对于周遭环境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因为业务必须行脚世界,看尽各国湖光山色奇花异鸟,但感动他的不是山水本身的美丽,却是别人对环境、生态保护和保育的用心;相对于曾经是“美丽之岛”的台湾,不断的被糟蹋、蹂躏,令人心疼,他决定没有抱怨、没有口号,以实际行动来爱这块土地。

林肇睢感叹的说,台湾是多台多雨的海岛,每次台风豪雨过后,新闻呈现出来画面,总是令人怵目惊心的滚滚土石流,还有灾民一双双令人鼻酸的待援眼神,政府年年检讨、民众年年责骂,但十几年来又改善了什么?高山蔬果愈种愈高、槟榔树还是盘据多数山坡地。

林肇睢认为,与其抱怨政府、责骂他人,结果情况还是每下愈况,未曾改善,不如就从自己开始,投入环境公益及环境教育。因此,他直接在彰化汉宝买下五.六公顷的湿地,在南投国姓租下七十公顷山林地,开始他的“环境公益”志业,坚守不砍、不伐、不药,希望经过时间的休养生息,让这里成为大自然生物的天堂。

林肇睢租下的山坡地,当时早已被滥垦、滥伐到“山不山、林不林”,租用后,只在驳坎、排水等地方采取生态工法,对原有植物采取不砍、不伐、不药的“放生”原则;如果是已被滥垦到空无一物的裸地,就种上符合台湾四时季节的台湾原生树种及具有诱蝶、诱鸟的花草树木。经过几年下来,现在能看到的是绿意盎然、鸟语花香、虫声唧唧,成为自然生物栖身的天堂。

林肇睢也利用这里原有的小木屋,整建了“忘尘”、“无忧”、“思源”山庄,一度还被朋友质疑,“是不是要开山林咖啡及民宿”?这样不是会引来更多人潮上山干扰生态,根本就违背当初保育生态的初衷?

林肇睢笑着说,山庄是将来准备供给文学家、艺术家、工艺家等,在这里不受干扰的创作,并且提供小朋友户外生态教育的教室使用,但就是不开放给观光客来这里喧哗。他说:“只有头顶天空、脚踩泥土、耳听鸟语虫鸣、身体感受轻风吹拂、眼看手摸花草树木,完全置身在大自然环境中,去感受大自然给人的舒畅,人才会由衷从心底爱护并珍惜大自然。”他就是要提供小朋友这种环境教育,从小养成对环境的“慈悲心”。

每年花近千万 养护生态环境

国姓林地、汉宝湿地养护每年要花掉林肇睢近千万元,虽然有人夸他不简单,但林肇睢却说:“我只是在做‘还原自然的工作’,如果因为这样能让每个人多救一棵树、多保护一种生物,长时间下来,台湾就会回复成郁郁苍苍、美丽之岛的福尔摩沙。”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