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鼓励生育不能只靠津贴 政府需打造有利环境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佳珍台北7日电)生育率逐年创新低,养不起、不想生的民众越来越多;要鼓励生育,除发放津贴,提供完善社福措施,还有赖政府从改善经济、教育、治安等层面着手,打造有利生育、养育的环境。

“2个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样好”,还记得过去这句朗朗上口的家庭计划宣导口号吗?民国40年妇女总生育率高达7.04人,为缓和人口成长,政府从60年起推动家庭计划工作,还把每年11月定为扩大宣导月。

30几年过去,妇女的生育率像溜滑梯一样,逐年下降。民国40年总生育率有7.04人,但自73年起总生育率却降至2.1人以下,去年更下降至1.05人,且出生婴儿19万6486人,首度低于20万人,粗出生率只有千分之8.54,总生育率、婴儿出生数、粗出生率都创下历年新低。

内政部次长简太郎表示,学者推估2051年台湾老年人口将高达39%,台湾街头可能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鼓励生育是政府既定政策,养儿育女是个人也是国家责任,政府会努力营造有利年轻人愿意生育的环境。

政府现有多项儿童福利照顾措施,包括发放幼儿教育券、医疗补助、托育补助等,受雇者不分男女,可请2年的育婴留职停薪假,且立法院3月底才三读通过修正就业保险法,将发放育婴留职停薪津贴。此外,内政部也请专家学者研究发放儿童津贴的可行性,相关作为都是为协助民众减轻养儿育女沉重负担。

中央积极营造让民众愿意生育的环境,地方政府也砸下重金,奖励妇女“增产报国”,包括新竹县市、嘉义市、彰化县、云林县等多个县市都发放生育补助津贴,以新竹市为例,生育第一胎补助新台币1万5000元,第二胎2万元,第三胎2万5000元。但不想生小孩的民众还是很多。

“养不起”几乎是夫妻不愿生育的主因,根据93年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公布调查,认为不生最好的人,主要原因是“经济不足以负担生养小孩”。

对于政府积极鼓励生育,民众认为政府最应该改善教育制度及降低教育费用,其次依序是改善经济、改善教育以外的社会福利、改善社会治安等。

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助理教授王云东表示,面对这波金融海啸,希望政府改善经济的排名可能会往前,不过,整体而言,导致民众不愿生育的不外教育、经济、治安等几项因素。

他认为,生养小孩是长时间的付出,目前政府鼓励生育措施,多半是短期或一次式给付,例如发放生育津贴,无法提供足够诱因,必须从改善教育、经济、治安等大环境着手。

台湾人口成长趋缓,少子化、人口老化问题严重,政府有必要扮演更积极角色,努力提升生育率,才能将少子化所衍生的劳动力减少、扶养负担加重等冲击,降至最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