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作文“惑”写电视为何有人 太瞎拿低分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胡清晖/台北报导〕大学指考非选择题昨日起进行人工阅卷,国文科作文以“惑”为题,有考生以父亲难以抵抗“诱惑”而外遇,也有考生以“分子”、“分母”比喻人生。阅卷召集人、逢甲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谢海平分析,“惑”好写但不容易写好,目前看来,考生写作的表达比去年流畅,但深度恐不足,难拿高分。

光写现象却没领悟 难高分

谢海平也解释,考生若只写各种“惑”而没有解惑的领悟,不会高分,如有考生只以“小时候疑惑地球为何会转动”、“电视里为何会有人”为题,就比较难拿高分。

大考中心昨天公布指考纸面阅卷非选择题评分原则,国文作文占三十六分,分为三等九级。谢海平强调,“文学技巧及表现”是拿A等分的关键,整体而言,今年错别字相对较少,简体字也少见。

想法感人 阅卷老师自叹不如

谢海平表示,今年考生写作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困惑、疑惑”,另一则是“因诱惑而产生迷惑”,最后多会提到寻求解答的过程,或得不到解答但有所领悟,这证明考生有思想,是可喜的现象。

谢海平认为,许多考生以生活经验切入,叙述每天都有许多疑惑,普遍表达比去年流畅,部分文章让他看了心有所感,“自叹弗如”。

佳作范例如,有考生提到,搬新家后写信给同学,有的同学收到、有的没收到,让他百思不解,他妹妹说了句“信件可能自己出走”,让他更加领悟,世间事诸多疑惑,有些事何必非求得正解不可,只有在惑与不惑之间悠游,不受拘束才能驰骋心灵,获得满足。

另外,有考生描述自己在路边看到台湾栾树秋天会变色,让他感觉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有其本意,并非都可以扭转,以此破题,再以“分子”、“分母”比喻人生,应该可以拿A等。

在简答题“冯谖客孟尝君”的部分,评阅重点则在于孟尝君、孟尝君左右、冯谖等三种心态的描述是否妥适,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错别字多寡。

  ‧ 作文“惑”写电视为何有人 太瞎拿低分 ‧ 英文作文 有人想和乔丹、麦可过一天(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