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美族神话结合风灾 大海啸明起公演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光莹台北17日电)提到原住民歌舞,一般人想到的多是部落发展观光的迎宾舞或勇士舞,原舞者的最新作品“大海啸”,遵循原住民传统祭仪歌舞,加入水灾议题,让观众有不一样的感受,18日起演出。

“大海啸”改编自花莲光复太巴塱的神话,全剧以阿美族语演出,讲述一名发光女子Tiyamacang的故事。剧情主轴有爱情,也有大洪水及毁灭后的重生,将从18日起,一连3天在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演出。

导演怀劭‧法努斯表示,88水灾发生在排练期间,让他决定加上结合时事的现代场,加入水灾新闻的片段以凸显历史的循环,也希望促使团员与观众进一步省思“灾难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排湾族青年以新是东华大学的研究生,加入原舞者3年。他的家乡屏东来义乡来义村,在风灾中遭遇严重土石流与走山,大半居民被迫连夜撤离。8月9日,在台北的妹妹告知山上的家人失联,他急忙从花莲北上再南下屏东,绕了台湾一大圈回家,“南横都断了,只能用走的上山”,等家里安顿下来,他才返回花莲继续参与排练。

以新指出,原舞者的作品和一般原住民歌舞最大的不同,在于舞者服装与舞步都会尽量考究传统,并非媚俗追求华丽与夸张动作。团长多次带领舞者深入部落进行田野调查,致力于挖掘与保存传统祭仪的歌谣仪式。

以新说,每首歌舞诞生的情境都有特殊之处,“我们尝试把这样的情境重现在舞台上”。在采集的过程中,不仅让团员更了解歌舞背后的意义,也帮部落保存传统文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