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跨径悬臂钢桥 重建主流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曾鸿儒/专题报导)风灾过后,百废待举,在提高桥梁设计标准、加大桥梁跨径前提下,为了兼顾经费与重建时效,采悬臂工法辟建钢桥,将成为桥梁重建主轴。莫拉克风灾洪水冲断的双园大桥,即可望辟建有景观桥效果的脊背桥,甚至不排除施作斜张桥,成为桥梁重建的指标工程。


桥梁重建首重安全性,多采用悬臂工法的脊背桥将更常见。图为国道六号爱兰交流道的脊背桥。(自由时报)

*防洪频率提高到两百年*

八八水灾断桥数量前所未见,为避免桥梁未来在灾变中又遭受重创,交通部上月廿4日确定未来将提高桥梁设计标准,方向有三:防洪频率由一百年提高为二百年;桥梁跨径加大;及桥、路、河共治。

公路总局副局长吴瑞龙指出,加大跨径、减少落墩数量是未来桥梁重建时一定要顾及的趋势。因为唯有加大跨径、减少落墩,才能减少桥梁被河水或土石流攻击的机会。在桥梁型式与工法的考量上,工期、跨径、安全性与经费,都须一并考量,各桥梁应各别选择最适合的型式与工法。

*斜张桥跨径可达四百公尺*

工程专家指出,桥梁要加大跨径,至少应该达一百米以上,在此原则下,传统工法已不适用,应改采悬臂工法,跨径可达一百四十米;如要再加大跨径,脊背桥可达二百米、斜张桥可达四百米,国外甚至有超过一公里的跨径,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向。

在材质上,吴瑞龙说,这次断桥数量太多,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与钢桥都会使用,但主要桥梁因为须加大跨径,将会改建钢桥。

至于工法的选择,由于国内悬臂工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吴瑞龙指出,在经费可以负担、工期也不至于拖长下,以悬臂工法施作钢桥,将会是主要方向,例如六龟大桥,就会采此方式。指标性的双园大桥也会是悬臂工法钢桥,初步规划改建为景观性的脊背桥,如果经费、工期允许,不排除改辟建斜张桥。

悬臂工法施工方式是先施作好桥墩,接下来在桥墩上辟筑桥头板,以桥头板作为施工时的工作平台,桥头板上放置悬臂工作车,以每一节块推进三.五至五公尺的速度,由桥墩向两侧平衡伸展,直至与另一桥墩上推进的面板结合为止。


各式桥梁比一比 (自由时报)

斜张桥的桥墩跨径大,可以减少河水攻击的机会。图为国道三号跨越高屏溪的斜张桥。(自由时报)

*学者忧心政府财力难负担*

中央大学教授王仲宇认为,目前的桥梁重建方向应有助于提高未来桥梁的安全性,但设计时一定要先考虑附近的地形、地质,再来选择最适合的型式与作法。

对于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脊背桥、斜张桥,专家则认为应该“量力而为”,有学者担心,大家都希望桥梁是“无敌铁金刚”,但政府哪有财力负担?

中兴大学教授林呈也提醒,防洪频率由一百年提升为二百年,经过回归计算后,洪水位其实仅提高几十公分,对防洪有帮助,但对桥梁的维护影响不大,防洪频率不应成为桥梁重建时的盲点,否则一味提高标准,将造成整体的财务黑洞。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