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全面撤销口罩令,进入复常阶段。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今日(27日)出席电台节目访问时表示,疫情或在今年6、7月或会轻微反弹,不过他认为本港混合免疫屏障已非常高,夏季病毒活跃度亦相对低。
香港新闻
台湾联华电子创办人曹兴诚为前港督彭定康于台湾出版的新书《香港日记》作序时,形容中共对香港的统治“是21世纪让人难以置信的悲剧”,希望悲剧不会在台湾上演。

香港记者协会27日发声明,指上周收到不同新闻机构及记者反映,有多名记者遭不明男子跟踪或监控的报告,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声明提到上周二《立场新闻》案审讯完结后,有两名男子曾于区域法院记者室外徘徊,并曾向法庭保安出示证件。有新闻工作者指,基于有关男子的衣着及行为,怀疑他们是便衣执法人员。

有将军澳居民前日发起游行,反对将军澳区内填海及兴建厌恶设施。警方对游行施加严厉限制,包括所有参加者要挂牌、游行队伍要在围带范围内等。游行申请人之一、将军澳民生关注组召集人陈展浚昨早在一个商台节目批评有关限制不合理,形容具侮辱性,如“犹太人戴臂章”。他坦言自己无法接受,但今次游行一来是希望反映居民意见,二来是展示警方限制...

2020年初本港曾出现“口罩荒”,其间政府从全球各地搜购口罩,其中有约269万个口罩不符医疗规格,细菌过滤效率(BFE)低于95%。政府物流服务署署长上周五(24日)透过律政司入禀高等法院,向口罩供应商追讨1,650万款项及利息。

开关后大批大陆旅客重临香港,红磡及土瓜湾等“旅游热点”再次被迫爆,近日网上更有流传相片,有大陆旅行团在街头“立食”两𩠌饭、甚至食杯面。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表示,如旅客集中在某些地方,会对居民带来不便,正研究方法减少旅行团对区内民生的影响。

男团MIRROR去年于红馆举行演唱会,期间发生堕屏意外,压伤两名舞蹈员。劳工处今年1月称已就事故完成相关调查,向3间公司提出15项检控。案件27日在九龙城裁判法院首次提讯。控方申请将15项传票控罪合并获批。署理主任裁判官黄雅茵将案件押后至5月25日再讯,以待辩方审阅文件。

禁毒常务委员会(禁常会)27日公布2022年与毒品相关的统计数字。档案显示,2022年被呈报的整体吸毒人数及全年涉及毒品罪行的被捕人数,均较2021年有所下降。21岁以下青少年最常吸食的毒品则仍然是大麻、可卡因和氯胺酮(俗称“K仔”)。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向立法会一个委员会交代《商品说明条例》过去10年的数据,截至上月底海关共接获7.2万宗投诉,当中最多涉及虚假商品说明,有逾5.2万宗,其次是不当接受付款,占大约1.2万宗。

政府月初建议修例引入非本地培训护士,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日前受访时表示,部分护士毋须直接接触病人,即使不精通中文者亦可。他昨日再表示,语言是技能一部分,是否需要这个技能,应交由聘任机构决定。

“深水埗N无人士房屋关注组”26日于深水埗区游行,要求政府集中兴建传统公屋单位,加快上楼进度。他们认为政府的简约公屋和过渡性房屋,对N无人士等基层而言并无改善作用;又要求当局把逾700个大坑西邨空置单位,变作过渡性房屋单位出租,长远应收回用地兴建公屋。

“国际都会高尔夫球锦标赛”26日举行最后一天赛事,22岁的香港球手许龙一赢得冠军,成为首位夺得亚洲巡回赛分站冠军的香港球手,获得18万美元(约141万港元)奖金。今年7月,他将到英国参加高尔夫球公开赛。

“都会駅业主委员会”26日举行游行,由调景岭体育馆外南面公园出发,游行至将军澳南梯台,反对将军澳区内填海及兴建厌恶设施。游行虽获发不反对通知书,但警方施加严厉限制,包括参加者须挂上号码牌,大批警员沿路巡逻及戒备。主办方在游行接受后表示,大约80人参与的游行。

当局透露职业性失聪补偿管理局1995年成立以来,至今发放共超过6亿元协助失聪工友,上年度共发放约5,500万元补偿。

近日多间媒体报导土瓜湾及红磡重现大量“低质平价大陆旅行团”,对区内居民产生严重影响。旅游发展局总干事程鼎一日前形容相关旅行团影响旅客体验和扰民,引起居民与游客之间的矛盾,政府正构思应对办法。另外,他透露旅行社、导游和司机等职位的空缺率高达三分之一以上。

位于柴湾的绿置居计划屋苑“蝶翠苑”于去年(2022年)7月起入伙,至今未够一年。近日有屋苑住户直指房署及管理公司,在未经大部分业主同意和投票下,仓卒成立业主立案法团,发起连日抗议。约200名居民25日晚间出席业主大会进行投票,结果以大比数否决成立业主立案法团。

西九龙裁判法院外墙的一块玻璃上月突然出现裂纹,警方初步调查后怀疑有人在法院对出行车天桥作出射击。有关天桥23日进行工程,有工人在栏杆处加装铁丝防护网。

一名入境事务主任被指于2021年,使用“安心出行”截图进入湾仔入境事务大楼,被控“侵入公共机关管辖或管理的物业单位”罪。案件23日于东区裁判法院裁定罪名不成立,被告当庭释放。裁判官何慧娴指,当日大楼门外张贴的楼层二维码不包括地下及被告办公室楼层,被告是否使用截图并非重点,而是有否按规定扫码。

铜锣湾崇光百货外大型LED显示屏最近展出意大利艺术机构“Art Innovation Gallery”的作品,其中一幅《No Rioters》(没有暴徒)动画作品被指隐藏着2019年反送中运动被定罪抗争者资料。创作人Patrick Amadon昨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 被香港政府要求将作品下架。

政府前日公布三隧分流方案,分“两步走”。8月2日起先实施“633固定收费方案”,其后会实施“不同时段不同收费”方案。运输署署长罗淑佩昨早表示,先实施固定收费方案是考虑到新营办商和西隧将采用“易通行”,需时适应。

天文台台长陈柏纬23日回顾2022年天气状况,指去年为1884年有纪录以来,第六温暖的年份,全年录得15天温度达摄氏35度或以上的日子,天文台决定加强服务,当预测将录得35度或以上高温,会发出“极端酷热天气”的特别提示。

教育大学23日公布有关人工智能(AI)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和前线教学人员善用科技提升学习效能,将会容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AI辅助工具,但必须要在提交的课业中交代清楚。校方表示,不会禁用ChatGPT,认为应该引导学生善用和认识新科技,提升竞争力。

2023年中学文凭试(DSE)笔试将于下月21日开考。虽然政府已经取消社交距离措施,但考评局仍然就文凭试采取防疫措施,不过考生如果确诊,仍然可选择应考。考评局表示确诊的考生,将不获准进入一般/特别试场,但可选择于考评局“指定试场”,即新蒲岗文理书院(九龙)前校舍应考笔试。

消息指,已解散的职工盟,22日有多名前成员被警方国安处带走,包括前主席黄迺元、前副主席邓建华、前司库钟松辉及前干事杜振豪,据悉部分人在中午前获准离开。

现年71岁、已解散的支联会副主席何俊仁被指违反保释条件,前日再被国安处拘捕,22日被法官撤销保释,即时还柙。

实行两年多的“口罩令”在今年3月1日撤销,但政府2019年援引《紧急法》而订立的《禁止蒙面规例》(《禁蒙面法》)仍然保留。立法会议员狄志远22日在立法会口头质询当局,指政府应考虑放宽禁止蒙面的限制,但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回应称,当局认为目前“有必要”保留《禁蒙面法》。

民主派初选案47名被告之一、阿布泰国生活百货创办人林景楠22日早上于Facebook发文,称“阿布泰在此声明与黄色经济圈不再有任何关系”。贴文发出一个多小时已有近500个“嬲嬲”。

政府2020年推出“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计划,在疫情下为中小企纾困。警方22日召开记者会,指至今拘捕175人,他们涉提交虚假申请诈骗贷款。

政府宣布,因疫情缓和,将由本周六(25日)起撤销于公立医院及安老院和残疾人士院舍实施的快测要求,访客、公院和院舍员工、住客无须再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近年开始受到国际重视的中共强迫劳动罪行,焦点集中在中国新疆的集中营,因涉及当地的棉花产区,新疆棉花因此受到抵制。但长期在中国存在的中共监狱奴工问题,虽偶有报导,似乎并没有被国际上予以更足够的关注,并采取有效的制裁行动。
排行榜
TOPARTICLES
精彩推荐
EDITOR's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