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帮黄菊病死
近日,有关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病逝的消息在海内外不胫而走,英国《泰晤士报》网络以及凤凰卫视先后报导此消息。与中共关系密切的香港凤凰卫视随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压力”下,撤回此报导并致歉。 据明报消息,在据称是黄菊留医的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高干住院区内戴太阳眼镜的便衣人员较平时明显增多。而关于黄菊逝世的消息已在北京市民中传开,据称,在30...
已在黄泉边缘的黄菊自4月底由上海运到北京以来,一直在生死界面的极端痛苦中挣扎。英国《泰晤士报》和香港凤凰卫视都报导了黄菊歇菜的消息,但后来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否认。从1月下旬到3月初医院3次发出病危通知来看,特别从近日高层车辆云集301医院看,黄菊确实死期已至。拔管即死,不拔管即活,是知也。
外传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病危,身体健康状况成谜,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长郭卫民今天不愿对此发表任何意见,表示“没有新的消息要发布”。
(大纪元记者张海山新闻综述)据英国《泰晤士报》的“Timesonline”网络新闻报导,早前盛传罹患胰腺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于5月9日清晨病逝北京301医院。但当日旋即消息被中国国务院否认。
日前盛传罹患胰腺癌苦撑近两年的中共副总理黄菊病重,在4月底紧急送到北京治疗。香港媒指出,黄菊名义上是到北京接受治疗,但显然另有内情。报导指,黄菊带病赶回北京,相信与其个人处境微妙及后事安排有关。亦有媒体称,英国泰晤士报、香港凤凰卫视抢先报导黄菊死讯,后虽被中共官方否认,但有熟悉国情的人士指,也许不是“子虚乌有”。
5月9日,凤凰卫视、路透社、泰晤士报、星岛环球网等媒体纷纷报导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近一段时间来的焦点人物之一的黄菊已于当日去世。后来,中国国务院对此作了辟谣,凤凰卫视也撤回了报导。德国之声记者综合报导如下。
(大纪元记者王珍综合报导)“上海帮”重要成员黄菊已走到生命的尽头。身为中共最高权力机构中的一员,在生命最后的一年,黄菊眼看上海帮覆灭,政治上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失败﹔同时又身患胰腺癌,在死去活来的病痛折磨中慢慢消耗而死。
5月9日,中国大陆沪深股市全天剧烈震荡,沪指突破4000点大关,创出历史新高。股市疯狂上涨导致的股市泡沫化引起各界担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警告,股市一旦暴跌,导致崩溃,将是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经济、社会灾难。
据英国第一大报《泰晤士报》报导,早前盛传罹患胰腺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于9日清晨病逝北京301医院。中共官方目前尚未证实有关消息。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导,掌管国家经济的“上海帮”成员黄菊,在北京医院去世。黄的离世,让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可以委任团派人物入主中共政治局。
2003年12月民调显示,对辽宁省长薄熙来、北京市委刘淇、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江西市委书记孟建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的满意、肯定的支持度,均低于百分之九。
自今年中国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会议惊鸿一瞥后,重病在身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就未再公开露面。据报导,黄菊病情恶化,日前从长期疗养地上海被接返北京,入住解放军三零一医院。
近日北京传出消息称,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病情恶化,4月底已从上海返回北京抢救治疗。而国务院女副总理吴仪则接任其常务副总理一职。
(大纪元记者张海山新闻综述)新华网高层动态栏目里,其余八位常委都有即时的更新事件,唯独黄菊的消息一直停留在其参加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的三月八日的报导上,倘若不是黄菊冒死为江系及自己家人存亡冲了一把,黄菊现身的消息可能只能停在2006年11月会见澳大利亚访客。
据中广新闻报导,由于近几个星期的晚春连绵阴雨,国寨四川省大邑县城郊的清江村,4月26日突然涌来几十万只蛤蟆,满坑满谷,到处都是;放眼所及,拇指大小,黑压压地一片,充斥在村庄大小角落……村民吓得紧关家门,拿起扫帚畚箕,准备一旦蛤蟆闯进家中,就要把蛤蟆“扫地出门”。
日前传遭中纪委调查的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近日突遭免职,调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由于龙此前担任过北京市委副书记,并且与贾庆林的关系,龙的进退格外引人注目。但是中共当局并未解释降职原因,引起外界猜测。
(大纪元记者王珍综合报导) 近日港台媒体确认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遭纪检部门调查,这是继禁书事件后,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爆出的又一重大丑闻。
胡温和江曾嫡系在权力再分配中进行了政治交易和妥协。新届政治局常委、委员人选名单(第三次征求意见稿)已经出台,这份名单显示了中共高层两大对立派系并存的政治生态。
汪洋:在今天的节目当中,首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书记。最近几天,中国大陆各省官员频频调动,比较大的动作包括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不再代理书记;还有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接替届临离任的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中组部的常务副部长接近六十岁的赵洪祝接替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青海省委书记赵乐际转任陕西省委书记,而原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可能将接替...
每年三月上旬到中旬,是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的“例会”,今年因为是“十七大”召开前的最后一个“两会”,所以比较引人注目,除了可能有“换届”,也是检视胡温十六大以来的“新政”在政府工作方面的成果。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心语采访报导)北京当局近日任命习近平为上海市委书记之后,有亲北京报刊表示陈良宇一案将在十七大之前侦结。香港有评论认为,随着十七大的逼近,除了将出现一连串的人事大变动之外,北京当局势必将更进一步收紧言论空间。
(大纪元综合报导)港媒今日报导指,刚转任市政协副主席的原上海市委副书记的刘云耕将顶下代理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一旦去职,不是被抓,就是转任它省。
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接任上海市委书记后,而传闻涉及社保弊案的前代理上海市委书记代理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的动向也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中国时报引述消息人士称,韩正涉案已确定,中共将期公布社保案调查过程后,韩正有可能被抓。
今天出版的美国“国防新闻”周刊指出,从最近中国进行反卫星测试的例子看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似乎掌控不了人民解放军,令人担心由于北京文人政府管不了军人,及军方日益升高的民族主义和反美情绪,可能导致美中轻率引发冲突,甚至战争。
继上海、天津、浙江、陕西省市一把手人士大异动后,中共媒体昨日(26日)再度发布山东、青海两地人事调整消息。属胡锦涛嫡系的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调任青海省委书记,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替补山东省委书记职缺。而原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则出任中共国务院振兴东北小组副组长。
继24日公布由习近平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后,中国官方25日再宣布重要的人事调整:由现任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接替届龄离任的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出掌这个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要城市。分析指出,张高丽奉调天津后,将在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大上进入中央政治局。
中共高层经过激烈权斗,3月24日宣布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出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不再代理上海市委书记职务。来自上海消息披露,中纪委在深入调查陈良宇案时,发现韩正也涉嫌受贿几百万人民币,不但让韩正无法扶正,其上海市长职务亦将岌岌可危。
(大纪元记者王珍综合报导)中共高层经过激烈权斗,3月24日宣布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出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不再代理上海市委书记职务。“太子党”出身的习近平出任上海市委书记,打破20多年来,上海市委书记都是由上海市干部直升的记录。   
(大纪元记者万平报导)中共官方新华社星期六(3月24日)报导,太子党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转正落空;另外﹐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将出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分析人士表示﹐这表明中共十七大人事布局已进入新阶段。
多维新闻网引述消息人士说,传现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将出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现任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将上调北京。
共有约 142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周二(6月4日),印度总理莫迪迎来历史性的第三个任期。尽管计票工作仍未结束,且他所领导的政党和预期相比遭到严重挫折,但莫迪已经能够依靠国家民主联盟(NDA)确保连任。